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青州钓鱼台与哪位名人相关

    青州钓鱼台与哪位名人相关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2273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9-05-17 17:29:44

    青州市西南山区王坟镇境内,有个钓鱼台水库,如山映水碧的高峡平湖。她汇集了仰天山及其近谷的众多泉流,夏季多雨时,湖水漫过高坝飞流直下,形成了近20米高的瀑布,景象十分壮观。平时湖水清澈,山色烂漫,花果飘香,是人们旅游休闲的风景胜地。

    钓鱼台名字的来历颇不凡。据《临朐续志》记载:“钓鱼台在(临朐)城西南四十里仰天山下辛中社,《后汉书》:‘齐国上言有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后人以此地有钓台,遂缘以为名迹。”钓鱼台简称钓台。传说,西汉末年,有位高人叫严子陵,他曾和刘秀在一起游学过。后来,刘秀成了东汉的开国皇帝,想起了才情超人的严子陵,派人请他到朝廷任职.严子陵不愿做官,便到处躲避刘秀的访求,这期间来到青州山区,隐居林壑间,戴苇笠,披羊裘,常至水边石矶上垂钓。他垂钓的地方就成了留名后世的钓鱼台。

    钓鱼台地处仰天山与逄山之间,原貌风景甚佳。其东侧有南北纵长的富春山,山麓林木森郁,桧柏夹杂果木,夏季清风洒然,凉气浸袂,不知为炎暑。山脚石坂逶迤,宽平整洁,可坐可眠。河谷中有磐石数十丈,泉涌出石隙间,陡注辗涡,奔腾澎湃。岩下水流深浅不一,水草丰生,鱼翔浅底,鳞须皆见。水流曲折处有两石台,对峙如门,高丈余,水行狭中,激浪飞旋。又有一石斗出如舌,方四、五尺,峭然临水,这就是钓鱼台。台西边一村落以台为名。真是山重水复地,钓台宜幽栖。更有贤者至,啸遨赋奇诗。

    不知是钓鱼台的灵气所致,还是风景迷人,严子陵在此留下了高节仙踪。而明朝后期三尚书冯琦、钟羽正、赵秉忠先后走进了钓鱼台,慕其名、赏其景,抒其情,结一段人与自然之缘。这三位青州名人分别留下了诗歌作品,三人的诗虽是写的钓鱼台旧景,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体现了钓鱼台风景区的人文内涵。冯琦的《钓台》诗,是五律二首;钟羽正的《钓鱼台歌》是放声长言,杂而无方的“歌”;赵秉忠的《钓鱼台吟》是吁嗟慨言,悲怅深思以伸其郁的“吟”,三人同一题材的诗,形式不一而各臻妙境。

    冯琦《钓台》诗

    冯琦,字用韫,号琢庵,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入翰林院,累官至礼部尚书。其曾祖冯裕祖籍临朐,正德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冯裕做官后定居郡城青州,至冯琦已是四世。琦青少年时期生活、就学于青州,聪慧敏达,早登仕林,是从青州走出的朝廷重臣和著名文人。

    冯琦清直为官,勤于政务。同时,作为文人,他又有好友、好游、好诗的情致,特别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在他的诗文总辑《宗伯集》中,有大量与友人的诗和书牍,有许多描写景物的诗文。

    万历二十二年(1594)冯琦之父子履以官致仕,冯琦护送回青并请了长假。此期间,他就近旅游多次,利用时机,饱览了青州府境内益都、临朐的诸多名胜。这年九月,他同从叔冯子复、从弟冯询等人游了仰天山并作了游记一篇。前几日游过治源,他把仰天和治源作总述道:“大略仰天、治湖山水足称两绝,山上松与水边竹亦相当,微恨(仰天)殿前水不外汇,(治源)海浮山不奇峭耳”。他们一行人是从临朐而来,由五井经白洋口南去仰天,游罢仰天“复至白洋口,经钓鱼台,取道逄山下以归”。他们晚宿于赤涧铺,明日,冯子复等回到临朐,冯琦、冯徇策马回青州府城各自的宅第。

    冯琦等人见钓鱼台风景迷人,便悠然临溪游赏,顾瞻林壑,寻景觅诗。此时夕阳照山,岚气清霭,秋林苍郁,笼绿窜红,岸边大石矶平展巨阔,钓鱼台石孤峭临流,溪水自南转北去,清浅处白石萍草浮露,急流处穿峡崩浪,宽稳处深潭碧波,鱼类潜翔,在此石台垂钓,确有隐者之风,托迹山水之中,忘却世情。冯琦遂以《钓鱼台》为题,写了五律两首,诗如下:

    翳然林深处,便自远人寰。麦垅双凫没,松云独鹤还。高低春洞柳,深浅夕阳山。坐忆垂钓叟,高踪未可攀。

    是处堪垂钓,谁家常闭关。树多偏近水,云薄更宜山。鸟语扶疏里,人踪查霭间。日斜仍策马,太息野鸥闲。

    诗中极赞山水美景,钓台处虽好,自己不可能像高贤那样避世幽居“坐忆垂钓者,高踪未可攀“”日斜仍策马,太息野鸥闲“皆寓情于中。冯琦一生著作甚丰,其诗兼长各体,时人把他与东阿于慎行并称为“海表人望“。他的座师宰相王锡爵曰:“琢庵诗以情真为宗,次传声调。长篇感激沈壮,类老杜。五七言律,和雅会心,绝不如近时名家,以浮音亢节自喜。”明末文坛领袖陈子龙曰:“宗伯经术之士,虽未冥索,亦能象合。”子龙对冯琦评价的意思是说,冯宗伯(礼部尚书)是经术之士,对儒学经典研究极深,曾为一代帝师,由于职务繁忙,对于诗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冥思苦想,然天真冲淡,意境自出。冯琦《钓台》诗二首,可谓意境自出的佳作。

    钟羽正《钓鱼台歌》

    钟羽正,字淑濂,号龙渊,益都城北钟家庄人,明万历八年(1580)进士。他初任滑县知县,政绩卓异,升工科给事中,不久又升任吏科都经事中。经事中一职是朝廷专设的“言官”,有监察、弹劾各部官员的权力。钟羽正无私无畏,直言敢谏,先后揭发疏参了许多贪官奸邪。万历二十年(1592)在争立太子朝议时,他犯颜直谏,激怒了神宗,被罢官而归,时论称其为“四大贤”之一。他家居近三十年,直至天启间才又复职,最后晋升为工部尚书,不久即告老归。

    钟羽正被罢官,他深感官场腐败,正人难立,前途迷茫,家居之后倒也清静,便安贫著述不与世事。青州城到仰天山一带留下了钟羽正长年的足迹。据安致远(明末清初寿光人)的《青社遗文》中载:“先生生平好骑一驴,着白布衫,从一蓬头仆,往来于临朐仰天道中,野人炊藿相饷,欣然其饱,见者以为田叟。”此记载可见钟先生好游而朴素的心怀。有一年他约上家叔钟沂、钟淳,家弟钟羽经、羽教同行,欲畅游仰天山。当行至钓鱼台,发现这里山水秀美,最适游憩,最好长期居住。之后的日子里,羽正居仰天寺,操持并出资重修殿宇,题额绘壁,另建新亭等,做了大量的善事。朝晖夕阴,晨钟暮鼓,与山僧相伴,一晃待有三年。其间,他曾两次发现佛光崖晚上放光,便将这一奇特现象作了记述。

    羽正在仰天隐居日久,其间他多次来往于钓鱼台。在钓鱼台村修建了宅院。院中建有正室、书房、侧室、门楼,人称为钟家宅子。羽正在这里以平民而待人,以善心而处事。他见此处虽美,但野蒿杂生,未免有些荒寂,便清除榛芜,整修花木。村边原有菩萨庙,久已废圮,竭资修理,旧庙重新换新颜。他还在沿河大石坂上建一茅亭,取名“沧浪亭”。亭柱书刻联语,引用了杜甫的诗中名句,曰“岁月双蓬鬓,乾坤一草亭”。对联之字乃其侄钟铣所书。羽正先生看破红尘,钱是身外物,仕宦如浮云,胸怀洒脱,清修似鹤。

    钟羽正仕宦、交游到过许多地方,见过若干名胜,多有见地。他栖身于钓鱼台畔,对这一带的山水风光愈熟悉,认识愈深刻,身心与环境交融,面对美景感慨良多。他写了《钓鱼台记并歌》,文中描绘了钓鱼台周围景物,特别是溪流和钓鱼台石矶的景致,使人读之能同享其美。赞美之后,羽正又慨然道:“此台奇胜,可甲海隅,自古迄今,以在僻地,竟无有发现其美者,愧予无柳州之文,而袁家渴钴潭竟没没也。”意思是说,钴坶潭的景致,如果不是柳宗元写成的文章,也就没什么名气,反之,钓鱼台胜景甚好,但缺少人知。从某种意义说,景物和人是一样的,不知多少贤人被埋没。先生的《钓鱼台记并歌》是纪实的,又是抒情的,最后作歌,歌曰:钓台何所钓,不钓鲂与鲋,亦不钓名与钓巧。……高台终古两截翠,灵泉昼夜常淙淙。离钩三寸谁能道,笑登彼岸凌虚空。钩不折,竿不弓,不钓之钓常自钓,江枯海变吾与太始老渔垂纶天汉终无穷。

    赵秉忠与《钓鱼台吟》

    赵秉忠,字季卿,号琪阳,青州府益都县郑母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著有《琪山集》12卷,其中文六卷,诗六卷,《钓鱼台吟》为赵秉忠的长诗,诗前有序,是描写青州钓鱼台的诗,但不知何因,此诗未收录于《琪山集》内,却载入了《临朐县志》。今将全诗及序抄录于下:

    《舆记》富春山有子陵滩,而此台在骈之西野,片石天成,清流可漱。史传齐人上言男子钓译中,意其地邪?遗迹尚存。吾郡钟大司空为之筑室作歌,余探幽过其处,赋诗以记之,时天启之三年也。

    大隐今已没,览胜思其贤。汉皇勤延访,介节峻弥坚。

    目藐王候贵,徜徉适所天。似凤腾云翥,如龙潜深渊。

    卜兹齐南境,惟乐佳山川。万壑晴云绕,一泓清且涟。

    持竿岂在鱼,罢钓应忘筌。片石作方床,白云稳昼眠。

    糜鹿喜与游,天地期比肩,此地将终身,宝贵莫浪迁。

    羊裘一披后,飘渺若登仙,于今钓鱼台,清风尚依然。

    不见垂纶者,石上霭苍烟。

    此诗以写大隐的高尚品行为主,兼及钓鱼台风光,诗既味浓,意且深沉,充分体现了赵状元的才气和他在此时此地的心情,诗前的序更有助于对此诗的解释。

    天启三年,赵秉忠是什么处境呢?他又怎么来到钓鱼台呢?这时赵秉忠任礼部侍郎,正是为国出力的时候,但皇帝年轻好玩,太监魏忠贤干预朝政,祸国殃民,国事日非,一班奸佞之臣阿谀屈从,正直之臣被排挤,受迫害,弄得人人自危。赵秉忠见局势糟乱,欲退未能,便消极于朝事,请假归省,一度在家住闲。他爱旅游,多年来郡中山水游踪几遍,花林访友,冶湖泛舟,龙塘独酌,黄山(邹平黄山)赏雪,游钓鱼台是他晚年的行踪。天启五年,东林党众大臣惨遭杀害,赵秉忠一向支持东林人士,被魏忠贤视为眼中钉,秉忠见势寻机早退,天启六年仍被削职夺俸,他愤懑含恨而亡。

    在最后的岁月里,赵秉忠将自己的诗文进行了整理,刊印成集,自己作序,集名为《琪山集》。他在自序中写道“顾以迂拙之性,癖在山水,缙笏十一,岩栖十九,鸟语鱼行,烟歌竹啸,随天籁所至,咏而成诗,聊以遣兴自适耳。”古人云:“诗以言志”,总览赵诗,写景者不少,但纯写景者并不多,往往含有深意。《钓鱼台吟》似写严子陵,实际上写了他自己的心境,如“目藐王候贵、徜徉适所天,”赞扬严先生“似凤腾云翥,如龙在深渊,”羡慕其“卜兹在南境,惟乐佳山川。”《钓鱼台吟》是赵诗中的佳作,其艺术性、思想性具有很高的境界。是钓鱼台重要的人文资源。(房重阳)

    来源:今日青州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574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30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