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街上哒哒的脚步声,
空气中弥漫的牛羊肉香气,
此起彼伏的小贩叫卖声,
烟火气息在这里纵横交错,
在青州,这么有味道的地方去一次你就不会忘。
(东关街)
东关街,这里包容着东来西往的一切,一张张面孔,陌生又熟悉。
(熙熙攘攘,为东关街来往)
(推着自行车买菜的老大爷)
(门口蹲坐的小贩)
初到东关街,
你可能会被它的拥挤、喧嚣吓到,
挂在门外的牛羊肉,
沿街叫卖的小商贩,
狭小的店铺将桌子马扎摆到了外面,
原住居民、外来游客,各色路人一齐涌入,异常热闹。
(夏日食品—炒面)
(挂在门前的牛羊肉,让人口水直流)
(包子来一个!)
糕点、煎包、烧饼、熟肉,各色店铺前人来人往。有人寻觅的是老味道,有人品尝的是新鲜感。
(卖酱菜都能如此有趣)
(这么多年,还是老味道)
(偶园街上有新开的“法家味道”,谁还记得法永金)
(刚出锅的最好吃,不用炒菜就能吃上俩)
(马记烧饼铺,还是老味道)
(多年没来,连牌匾都让人亲切)
(这里的香油,调菜格外香)
醉里青普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黑漆木门里交谈的老姊妹,
在说着怎样的悄悄话?
(老姐姐,你说今年怎么这么热?)
东关街往东走,人越来越少,
墙上挂着“青州古城游”的指示箭头提醒我应该一路往西。
远远走过来的大爷把拍照的我当成了外来游客:
“闺女,古城在西边,这里都是破房子没啥看头。”
很多房子已经挂上了“危险勿近”的警示牌,
朱红的大门被铁链锁起,
斑驳的牌匾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隐约走来一人)
(大门紧锁)
(紧闭的红门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诊所,不少小朋友的心理阴影)
如果一定要选出童年最爱的地方,
那一定是张家杂货店。
粘牙糖、唐僧肉、课间一包,
还有我第一个带锁的日记本,
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好喜欢CWX”……
后来无数次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
我脑海中代入的都是张家杂货店的样子。
店主阿姨说,
杂货店年轻得很,才开了30年!
(青州的“解忧杂货店”)
有些地方,已经成了回忆;
但东关街就像个老朋友,
在它面前,
我依旧是那个夏日午后顶正太阳疯跑的孩子,
街上的各色铺子书写着日复一日的坚持,
他们让这条老街有了独特的风韵气质,
绚烂了这里的烟火,闪耀了青州的夜色。
滚滚红尘中,东关街上的记忆永不褪色。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