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青州东城有哪些井

    青州东城有哪些井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1396人阅读
    发布日期:2022-04-01 17:31:06

    所谓乡井,乡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井养育了家乡人。打开自来水,竟然勾起对家乡井泉的回忆。
    曾几何时,我与我的左邻右舍,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到水井挑水,嘎吱嘎吱的担杖,两头悠悠地挂着水筲,每天至少挑一担,使瓢舀着节省用。挑水的担杖磨硬了双肩,节水的意识至今压缩在心底。现在我们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不问水源不知惜,水管一拧水自流。在这用水极大方便的时候,曾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水井现在哪里?一眼水井一处生命之源,水源不竭成就一方人的品性。青州府城那些星罗棋布的水井,依然留存在我们心底,只可惜它们基本都消失了,大部分被填埋于地下无迹可寻,还有几口水井,仅因为具有特殊的用途,得以保留到现在。

    青州东城壕内多井泉,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黑虎泉。在青州,黑虎泉知名度高,但它不似济南黑虎泉那般激流喷涌,只能出一股涓涓细流。说句实在话,走遍青州大地也未见有那般滚滚涌出的泉水,因为地质地貌使然,青州多石灰岩层形成地漏,所以青州的泉水便显得弥足珍贵。这里要记述的是,当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井泉,这黑虎泉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未露面,后来露面了,也因为路途不便,始终未成饮水泉。

    幼时听老人言,说在城东奎星楼下南城壕下,有一口黑虎泉。这泉水通海眼,只好用一口铁锅倒扣着,要不然,泉水涌出要淹没半边城的,可人们见到的只是壕沟没有泉。直到1958年大跃进,那时候时兴放卫星创奇迹,附近农业社要种植水稻,急需开发水源,于是想到这历史上的黑虎泉。历史上的黑虎泉,曾经是青州的一道著名风景。据清末《益都县图志》,黑虎泉条记:“在城东,今不知所在。”看来泉到清末已经湮灭无迹了。人定胜天的年代,没有办不到的事。掘出黑虎泉只是大小两个方形水池,小池在南,大池在北,两池有墙分隔,中间有洞贯通。小池是泉,大池则以储水,大池也有孔洞,水满便有水流出,形成一条溪流,顺东城壕北去。水不大也不涌,从地下沁出来,好几天才沁满池。以后这黑虎泉就一直躺在那里,人们夏天去游泳却时有伤损,成为一个安全隐患。直至近年,为修云门山南路,方将所余城壕彻底填平,形成南来北往、东去西来的大十字路口,黑虎泉又一次被掩埋于地下,离开了人们的视线。新修复的黑虎泉公园有泉也有池,但那还不是真正的黑虎泉,泉埋没在地下深处,位置在凤凰山路与云门山路交叉口的西南侧。

    自黑虎泉沿城壕北去城壕间,一脉相承连串有数口大井,这才是城东片区主要的居民供水井。其中在南荷花池,由南往北有刘家泉小泉大泉;北荷花池内有北泉。名称是泉实际就是大口井,水清澈甘洌,最适用作饮用水。这几个泉井,当年都有官井之称,当年北泉旁边竖有石碑,上面写有“醴泉”大字,落款是明代嘉靖年,现在不知哪里去了。这些井的砌筑形制是相同的,条石砌的井台方正阔大,台基高出地平二尺有余,台面呈边低中高状,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流入井内。台中间是井,井口巨石砌为正六边形,其中大泉与北泉口径比较大,对角线距两米有余。刘家泉与小泉小一些,内径也有米半多。

    到这些井泉来挑水是无需使用井绳的,因为城壕深阔,地势低则水位高泉水旺,盈水期井水可漫至井口,俯身即可捞取;春夏之交亏水期,也就有一根担杖深。挑着担杖勾两筲,借就着担杖做井绳,就可以拔上水来。担杖钩筲拔水,凭的是一种技巧。钩住筲把探井水,筲贴水皮了,赶紧左右去摆筲,水入筲的一刹那就势往下扽,筲下沉了就是水满筲了,接着屈身弓腰往上拔。拔水是有要领的,身体呈半蹲状,左臂肘压至腿腕,以右手上提左手接,转身即将水筲置放井台。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紧凑连贯,探井拔水,担杖拔筲,曲身转体,那动作看似容易,但也绝非一日之功。经常地锻炼熟能生巧。那时候,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就得学挑水,挑水先学拔水,站在井口俯身看,波光粼粼的井水晃动着,自己的身影纷纷乱乱,一看不禁头晕目眩。好在是小孩子初学乍练第一次,总会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手把手做示范说要领,直到把你教会的,这就是街谊之情。有了第一次,也就不愁第二次第三次了。担杖勾筲拔水易,任有疏忽失手时。筲脱钩落井了,就有人帮忙去捞筲,记得夏钦园有件“满井抄”,那是一块长铁板上面挂着五只捞筲钩,探到井底转起来,真是满井抄,有时能一连捞出几只筲。可以通知大家认领去。

    水井,那是我们共同的财产,倾注人们的关心和爱护,共同担负着维护的责任。万一水井被污染了,街谊们,有人出人,有物出物,齐心协力淘净除污。当年的淘井,场面壮观,牵动着附近几条街巷居民的心。首先,在井口搭建起高高的三角架,挂上滑轮穿入粗绳,钩上倒筲,一只铁皮尖底大水筲,因为尖底可以自动倾斜,进水倒水都很方便。十几人拉着粗绳来回跑,用倒筲一直把井水抽干,让井泉重新冒出来,水便洁净了。

    因为井在城壕底部,挑水的困难还在于爬崖上坡。双筲满水重压肩,一路快步嘘嘘喘。每日辛苦头件事,上崖爬坡把水担。不管下雨阴天,水总是要吃的,若逢雨打底子雪铺地,肩头负重压,脚下打滑抖颤,一步一个趔趄,一不小心跌一跤,筲滚水顺下坡流,那真叫是落花流水。但不管是谁,吃水就要挑水,男人有事女人挑,大人不在小孩挑,大街上往来不绝挑水者,尤其是大姑娘挑水,仰头挺胸摇曳碎步,步履颤颤娇喘嘘嘘,曾是古城街头一景。

    我们这代人都曾有挑水的经历。挑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也是最能够坚持的锻炼,还是倡导节水的最好手段。试想上沟爬崖一担水,谁能舍得用上半筲水洗块手帕或冲几个水果?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来水开始进入民户渐而普及,打开水龙头水哗哗自来,人们对于水井的感念便逐渐淡薄,似乎已经忘记是这水井为我们提供生命之源。时至今日,这些井泉都已经湮灭了,都被马路压到底下去了。那种井台高高,垂柳依依,莲叶田田荷花摇曳,井侧溪水缓缓北流,那是城下微缩的景点。一口井连接着你和我,是街谊交流的平台、联络感情的纽带,挑水往来井台边,低头不见抬头见,打个招呼说说话,由相逢到相知,由认识到熟悉;井更是公众利益所在,是关注的中心。如果需要维护保养,那是家家户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果出工缺席那将是一种遗憾,上井挑水无话可说,也不好意思面对街谊了。公用的水井共同爱护,这是起码的道德,若有意损坏必为千夫所指。

    思念当初,那情那景,人们往来担水的情景宛如就在眼前,而今都已成为过去,怀念的唯有乡愁。人就是这样,眼睛长在面前,速行的途中难得回顾,使用自来水的便捷,便难以回首挑水的岁月,也就忘却被掩埋的大井,人们再也无法领略其风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北阁街的居民吃水方便些,因为本街有口甜水井。井在北阁街中段路西,青龙巷口北侧,位于民居隙地间。今已圈入民居,盖在水泥板下,虽然不能挑水了,有幸得以被保护。石铺地面,正六角的条石井口,一株垂柳,枝叶繁茂。井旁树立这一幢石碑上写“官井”二字。这口井有来历的,据说当年明军破城时,元末的益王买奴就是投入这口井殉国的。这口官井为北阁街与青龙街东头居民供水。较之城壕内的井泉,此井水位就偏低了,在前汲水使用井绳,后来便架设手摇式的铁质水车,不过水车摇动并不费力,一个人便足以摇动手柄,提上水来,水直流入筲内,很是便捷。

    青州城区有个怪现象,城东片区多漤水,打口井水苦咸而无法饮用。城里南营街,相隔几户就有一口漤水井,不能做饮用水,作用自然就小了许多,但这些井还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形成原因,据说是明代初年砌筑城墙的遗迹。要把土城墙改作砖城,必须大量用水,城墙是高耸宽大的,墙体外侧好办,城壕内用水方便;城墙内侧就必须打井取水了。用于建筑也就不管漤水甜水都行。

    在昭德街南头,却有一口井,水苦咸蹙舌,至今却保存完好,且仍在使用。到昭德街南头口,就是那个小十字路口,留神路口西南处,就会看到这口井,就在街的西侧,夹在两户民居之间,若不留神看,很容易被认为是商户搭建的简易棚。也是石砌的井台,石头的井口是圆形的,内径不大略高出于井台,井侧临街处立有“官井”石碑,记有“乾隆八年立”的字样。乾隆八年是1743年,此井立碑至今也有270多年了。井至今被保养得甚好,上面是现在搭建的铁架塑瓦的顶棚,井口加铁盖,旁置一根井绳一只铁皮桶,那是专用的提水工具,用这专用的绳、专用的筲下井去,提上来再倒入自己的水筲内。这就很怪,几乎所有的水井都被填埋无迹了,却独有此井免遭厄运。这是为何?凡是能够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以此井之水煮牛羊肉,不仅易熟易烂且色泽红亮放香。这大概是井水富含矿物质或什么微量元素,至今无人汲水拿去化验,只知其然,尚不知所以然。由于这口井位于回民居住区,而回民一向都有加工牛羊肉的习惯,就因为这口井的特殊功效,人总是讲究实用性的,也就使之得以保留至今。沿着昭德街往北走,到北头的赵宅巷内之东口,也有同样的一口漤水井,同样也有官井碑记,只是藏在深巷无人识,也就不及街南口的官井知名度高了。

    当年的水井挑水的情景魂牵梦绕一般,总是在脑海中出现。这些都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沉醉于现代生活的人们,还是应该知道的,但愿从这些怀旧的眷恋中,体味出一些人文的东西。   ( 刘珍实)

    来源:今日青州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598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30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