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满族书画家与《小砚山房》
满族书画家与《小砚山房》
青州满族定居青州前期,八旗兵民重骑射、尚武功,对汉族文化知之较少。至乾隆、嘉庆两朝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加上朝廷以文取仕,因而重文轻武之风滋长,在吸收汉文化方面突飞猛进,诗、书、画的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在传世作品中,最早的有乾隆年间石刻《古槐歌》。据文字记载:
庆霖,号晴邨,满族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九年任青州旗城副都统(官阶二品)。他虽为武官却酷好诗词文墨,与当时的著名文人袁枚、蔡震、杨峒均有交往。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山东学政翁方纲来青州视学,庆霖在府衙与翁相会。因见院中古槐茂盛诗兴大发,遂各作古槐歌一首,互相唱和,后来勒石留念。现保存于青州市博物馆。
▲庆霖古槐歌石刻
庆霖的古槐歌是这样写的:
合抱层荫庇政厅,苍茫海岱作藩屏。
树如省廨仪形古,人记槐堂剑履铭。
茂樾大东飞翠盖,虹枝拱北指台星。
每来茶话披览处,我与高轩共眼青。
另外,清同治九年(1870),青州重修范公祠,纪念碑高1.82米,宽0.68米,碑正文14行,共580余字。文中记述了修葺范公亭概况,颂扬了范公的业绩。碑文系由北城镶蓝旗协领书画家毓升撰并书写,现立于范公亭公园的三贤祠内。
▲重修范公亭纪念碑(左)
毓升,字寅谷,汉姓何,镶蓝旗人。生于道光初年,官至驻防城协领(官阶三品)。善画山水、人物,名作有《行乐图》;书法行、草、隶俱佳,笔风俊秀、古朴、遒劲多姿,有多幅作品传世。
寅谷的书斋因藏有一方红丝石巨砚,大盈数尺,故自号《小砚山房》。 这一时期的书画家还有敦德、伯善、元嘉、喜龄等。青州满族书画家的活动以他为中心,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互相交流切磋。
敦德,字辅行,生于嘉庆末年,镶蓝旗人,任都统府笔帖式。其画专攻山水,喜用焦墨,笔法简炼、豪放、有大家之风。道光二十二年(1842)曾参加镇江抗英,作品曾有《焦山图》传世。
《焦山图》是一幅笔墨浓重的山水画,画上远看焦山圪立于烟波浩森的长江之上,近看细部,层次分明,气势宏伟,炮台藏于密林之中似有似无。笔墨苍劲、简练、雄浑,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是一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优秀作品。
敦德去世后,这幅画辗转多人,很长一段时间在旗城流传,不少人亲眼目睹,北城的关兰坡先生就曾临摹过它。他说:每当《焦山图》展现在眼前,便想起那战火份飞的岁月,听到那震撼心灵的杀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忱。可惜,后来这幅画在“文革”中遗失,下落不明了!
伯善,字子元,镶蓝旗,诗人,书法家。他在旗城都统府任掌印佐领四十年,与寅谷、敦德、元嘉、喜龄等人交往甚密。其中,以他和寅谷为核心,经常聚会在《小砚山房》研讨书画或吟诗作赋;同时,他们和汉族的一些书画家有广泛的联系。东笙是汉族画家,曾为伯善画寒梅一幅,深受伯善喜爱。伯善有一首诗,题为“谢寅谷代求东笙法书”:
惠我溪藤感厚施,更欣墨宝乞羲之。
再分半幅高宣纸,求写黄陵渡口诗。
伯善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他藏有黄子久、米万钟等元、明、清历代名家的书画。元代黄子久所画的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自成一家。明万历进士米万钟的山水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誉。他还有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一子成亲王的铁线篆字。他收藏有大学士刘墉、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戴思望、陈潮、周镐以及青州古郡名士李文藻等人的书画作品。他的诗中有《购得米万锺山水忆元嘉》诗一首,说:“今日烹茶闲读画,惜君不见米家山” ,因而抚今追昔,流泪不止。
喜龄,字子鹤,汉姓唐,正白旗人,是当时画家之一,有作品传世。因他没有官职,仅考中满、汉秀才,不大被重视,因而他在他的画上题诗表白自己的高风傲骨:
兰花与石本相关,
总在青山绿水间,
霜雪不凋春不艳,
笑人红装作容颜。
后来,到了伯善之子松寿时代(光绪年间),继之先后成名的书画家有鉴泉、星垣、奎绶、荣文、吴质斋、绍武、李左泉、赵淑媛等。
鉴泉,名崇智,号味素,汉姓吴,正黄旗人。他刻的闲章或作画署名时,常自称“长白山人”。他的作品传世较多,有山水、花卉、翎毛等,表现出绘画的多方面才能。在一幅斗方中,他画了一只翠鸟落于百日红上。花枝前,有只螳螂正抬腿想捕捉在枝头盘旋的蜜蜂,纤细逼真,妙趣横生。其兰竹、海棠,多点缀彩色,构图新颖,秀丽而清新。
▲鉴泉山水
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双手能画,左右开弓,他在一幅山水画的落款中写着:“庚子秋,七月鉴泉左手写”。
诗人松寿曾在鉴泉的山水,花卉上多次题诗。后来在他贫困潦倒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只有画家鉴泉和星垣去看他,他心情激动不已,提笔写道:
风俗久衰微,人情薄如纸。
忍饥卧衡茅,一钱苦不得。
贫来贵者稀,门前少车迹。
有时发清吟,疏狂聊自适。
幸得二画师,星垣味素氏。
……
▲星垣山水小景
星垣也是青州满族画家,姓富察氏,镶红旗人。有山水画传世,笔墨粗犷豪放。松寿曾有一首诗,题为“题星垣山水小景”:
芦荻潇潇江岸稠, 有人策杖步山头。
生平最爱荒寒景, 不画初春画晚秋。
一枝枯笔任涂鸦, 懒画春明富贵花。
无奈世人重颜色, 空抛心力学梅华。
吴质斋则善画人物,他画关羽读春秋与众不同的是侧身像,富神韵,有气魄;《锺馗捉鬼》神态逼真,活灵活现。他临摹名人字画,能达到乱真程度。
奎绶和荣文,镶蓝旗人,有山水、花卉作品(扇面画)传世。
▲奎绶扇面
▲荣文扇面
赵淑媛为女画家,有工笔画菊花,牡丹传世,技法娴熟,画工精细;左泉善画芦雁,在青州满族画家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有长卷《百雁图》。以上二人均有作品传世。
清末民初,在书法绘画方面继毓升(寅谷)之后有更大影响,书画俱佳的是正白旗的唐绍武。
绍武,名承恩,汉姓唐,光绪年间举人。废除科举后,考入省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初年,因北城仍保留八旗制度,他由骁骑校擢升佐领。曾在旗城《海岱书院》任教,兼都统府文职官员。他善书画,是满族著名画家松年的门生。凡驻防都统起草奏章,或向京都大臣所送寿屏、贺联,均由绍武撰写。青州北城最大的商店和南城北关大街的绸缎庄“公和成”,以及济南一大马路的“益盛栈”等匾额,均由其撰写。
▲绍武书法
1918年,他为北城女子学堂校长文秀之书写了“八扇屏”寿联,盛赞她八十高龄,倡导教育,其文字生动感人,笔力潇洒遒劲,为书法中之杰作。
民国初年,他代表青州满族,出席了在镇江召开的鸦片战争抗英纪念大会。与会代表回忆了1842年青州兵在镇江保卫战中顽强不屈,英勇献身的事绩。当时,很多人慷慨激昂题诗作赋。绍武挥毫写下了一幅对联:目极长江月,胸横北固云。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