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聊斋志异》里的青州人、青州事

    《聊斋志异》里的青州人、青州事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3709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9-07-26 15:56:12

    在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现存491篇中,据粗略统计,明确提到青州、益都的就有28篇之多,这还不包括清初青州府下辖的除了益都之外的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临朐、安丘、昌乐、诸城和博山10县的,不可谓不多。

    1.《犬奸》:“青州贾某,客于外,恒经岁不归。”这篇小说出自卷一第十九篇,是一篇充满争议文字。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作者在宣扬黄色内容,也就是兽交。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作者只不过是借这个丑恶的现象,来讽刺当时社会环境的污浊罢了。

    2.《王成》:“王成,平原故家子,性最懒……王祖为衡府(指青州衡王府)仪宾,家中故物,多此款式,因把钗踌躇。”出自卷一第三十八篇,讲述了一个名叫王成的败家子,做生意不成却以斗鹑致富的离奇故事。

    3.《董生》:“董生,字遐思,青州之西鄙人。”出自卷二第二篇,全文比较长,讲述了董生和王生遇见同一个狐妖却有不同结局的故事。他们在酒席上已经受到医生警告,但是董生面对狐妖的谎言,并没有警醒,最终丧命了。王生则幸运一点,他梦中受到了董生的提醒及责怪,最终摆脱了狐妖。而狐妖在审判后,也因为多伤人命,被追去金丹,但是王生已经将它皮革剥掉,它不能生还,只能做鬼了。

    4.《林四娘》:“青州道(指青州巡道,陈宝钥,福建人,清康熙二年出任青州道佥事。)陈公宝钥,闽人……妾,衡府宫人也。”出自卷二第四十篇。林四娘,明朝末年人。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虽然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却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姽婳就是美丽的意思,这位年轻貌美的姽婳将军,在那次艰难的战争中香消玉殒,然而她那不散的芳魂,又在世间留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5.《谕鬼》:“青州石尚书茂华为诸生时,郡门外有大渊,不雨亦不涸。”出自卷三第三十二篇。石茂华(1521—1583),字君采,号毅庵,明中期大臣,青州益都人,官至兵部尚书,公正明断。自古以来有“民不与官斗”之说,鬼都怕官,何况小民百姓。这是社会的悲哀,是对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讽刺!

    6.《番僧》:“释体空言:”在青州,见二番僧,像貌奇古;耳缀双环,被黄布,须发鬈如。“出自卷三第三十六篇。番僧,就是西域来的僧侣。释体空:体空和尚。释:释子,和尚的通称。体空是他的法名。从一个角度说明青州古代佛教的兴盛。

    7.《柳秀才》:“明季,蝗生青兖间,渐集于沂。沂令忧之。”出自卷四第十一篇。以一个奇异的故事,歌颂了忧民的地方官员和舍身助民的“柳神”,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8.《妾击贼》:“益都西鄙之贵家某者,富有巨金,蓄一妾,颇婉丽,而冢室凌折之,鞭挞横施。”出自卷四第十九篇。本篇耐人寻味,为很多男士所向往。据说,仅题目作者就改动了四次。

    9.《双灯》:“魏运旺,益都之盆泉人,故世族大家也。”这几乎是《聊斋》里最浪漫的一个故事了。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在黑夜里会更柔软,灯就是手指,不停地拨啊拨,酥软的疼。

    10.《捉鬼射狐》:“李公著明,睢宁令襟卓先生(李襟卓,名毓奇,山东益都人。明万历十年壬午山东乡试第二名,万历四十年至四十四年任江苏睢宁县知县。)公子也……公益都人,侨居于淄之孙氏第。”胸中浩然有正气,鬼怪狐仙又怎么能奈何他呢!

    11.《蹇偿债》:“公乘赴青州,衡府内监见而悦之,愿以重价购之,议直未定。”阳世欠下的债,而经阴司转生来偿还,这事足以劝人为善的了。

    12.《孝子》:“青州东香山之前,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今青州东部香山屹立依然,孝子割股疗亲的故事传颂依然。

    13.《绿衣女》:“于生名璟,字小宋,益都人。读书醴泉寺。”这则传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绿蜂精。作者通过描写她和于璟一段短暂的爱情经历,赞颂了弱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十分凄婉而感人。特别是故事的结尾,想象美好而奇绝,千古未见,带给我们永远无法忘怀的感动。

    14.《马介甫》:虽未直接提及青州,但涉青州衡王府旧事。虽然题目叫“马介甫”,但整篇故事讲的却是马介甫的朋友杨万石娶了一个恶妇,结果家人饱受其虐,最后恶妇得到应有的报应。马介甫只是在危难关头出现了几次,避免了更大的悲剧产生。文章最后的评论写得尤为精彩,引经据典超过了50处,堪称《聊斋志异》中的上乘之作。

    15.《杜翁》:“一人戴瓦垄冠,自内出,则青州张某,其故人也。”借梦境讽喻人世。杜翁梦中由人变猪,是对好色杜翁的惩罚。对人世间为某种利益或欲望,而不顾一切寡廉鲜耻者,进行了辛辣的嘲笑和无情的揭露。

    16.《胡大姑》:“益都岳于九,家有狐祟,布帛器具,辄被抛掷邻堵。”描述了一只作祟的妖狐。

    17.《蕙芳》:“马二混,居青州东门内,以货面为业。”今青州东门,地名尚有,多回族聚居,面食也好。马二混是个啥人有如此艳福?“其人但朴讷,并无他长。”由此可见,仙女“贵朴讷诚笃也。”也给现代“白骨精”们择婿提了个醒。

    18.《山神》:“益都李会斗,偶山行,值数人籍地饮。”青州多山,山神的模样——“面狭长,可二三尺许;冠之高细”,可见一斑。

    19.《大人》:“长山李孝廉质君诣青州,途中遇六七人,语音类燕。”“高以丈许……以手攫马而食,六七匹顷刻都尽……折树上长条,捉人首穿腮,如贯鱼状”,可见“人”之大;“掷地”的断指,“大于胫骨”,手指头有人的腿骨那么粗,可见“导……后来者”之巨,想象和夸张,非凡矣!

    20.《董公子》:“青州董尚书可畏,家庭严肃,内外男女,不敢通一语。”讲述的是一个关公显灵惩处恶人的故事。董尚书可畏,疑即董可威,字严甫,号葆元,山东益都人。明万历丁未(160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详见《益都县志》。

    21.《镜听》:“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侬也凉凉去!”真千古之快事也!

    22.《医术》:“会青州太守病嗽……益都韩翁,名医也。”名医何必多识字,逞棋拉大夫,戏谑之言也。

    23.《鞠乐如》:“鞠乐如,青州人。”得道成仙,身穿道服,肩背蒲团,从家中“冉冉飞出”的服具——好一个蒲翁的想象!

    24.《诗谳》:“青州居民范小山,贩笔为业,行贾未归……吴蜚卿……益都之素封……此益都铁商张成索某书者”。三年冤狱,一朝而雪。这篇赞扬的是时任青州知府周元亮断案的故事,他时时留心世事,连酒店墙壁上的诗词也不放过,最终“知己其神”,缉得真凶。同为司法官,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25.《单父宰》:“青州民某,五旬余,继娶少妇。”单父谐音为“骟父”,指儿子阉割父亲,此官自嘲为“单父宰”,是慨叹自己成了骗父之民的宫宰。

    26.《布商》:“布商某,至青州境,偶入废寺,见其院宇零落,叹悼不已。”讲述的是神佛现身,引导一位将军拯救被恶僧迫害的布商的故事。

    27.《杜小雷》:“杜小雷,益都之西山人。”写的是杜小雷忤逆(旧时称不孝顺父母、公婆)的妻子,在给婆婆做的馎饦(bótuō,也作“不托”“饦”,面食名。此处用指水饺。)中“杂蜣螂(qiāngláng,一种鞘翅昆虫,背有坚甲,黑色,喜食粪,青州当地俗称‘屎壳螂’。)其中”,最后变成猪,被游街示众,是宣扬孝道的故事。

    28.《秦桧》:“青州冯中堂家,杀一豕……闻益都人说……于青州城北通衢旁建岳王殿……又青州城内,旧有澹台子羽祠。”此篇提及青州最多,冯中堂,即冯溥(1609—1691),字孔博,临朐(今临朐县,时属青州府)人。顺治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见光绪《山东通志·人物志》。中堂,宰相的别称,明清时以之称呼内阁大学士。今青州之偶园,俗称冯家花园,即冯溥晚年养老之所。

    今天,当我们沉迷于《聊斋志异》奇诡迷离的鬼狐故事、徜徉于志怪小说的艺术巅峰的时候,很少会想到它流传到现在经过了多少惊险、艰辛与磨难,很少会想到《聊斋志异》中竟有那么多的青州故事。

    公元1715年2月25日,蒲松龄先生依窗危坐而卒,距今已整整300年。他生前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把《聊斋志异》刻印出来,只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现在《聊斋志异》已经有25种外文译本,它虽然是文言,在中国却妇孺皆知。毛泽东主席欣赏《席方平》,邓小平酷爱聊斋,它带给了亿万华人无尽的精神食粮。

    蓦然记起一句话:“有时候,一个人走了,才使人更加觉得他的存在。这种存在的由来,根本在于他曾经做了些什么。”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574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30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