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玲珑山
【当前浏览量:6674】玲珑山位于青州市西南15公里,嵯峨的石峰林凸起在浑圆的山顶上,远远望去,犹如一座雄踞山巅的古代城堡。玲珑剔透的怪石,形态各异的洞穴遍布山体,它简直像一块巨大的盆景石,搁置于天地之间,其主峰海拔567米,峻峰锐起,耸拔突兀,实为一方之冠。玲珑山,山上有通天洞、串心洞、仙宝洞、观音洞、天降石、飞来石、玉皇峰、凌霞关、卡天门等景观,千姿百态,令人心旷神怡。“天降石”重约5吨,搁在一根孤耸的石柱子上,背后白云飘动,仿佛柱摇石动。最为国内外人士所瞩目的是位于同北峰中的北魏郑道昭《白驹谷题名》 、《白云堂题刻》等三处题刻,该石刻作为中国“魏碑三奇”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字变迁的珍贵资料。近年来,吸引着众多的中外著名书法研究爱好者到此谒拜,特别是每年都有数百名日本书法界名人前来谒拜,参观游览。“雄冠魏碑一成风,白驹笔走似飞龙”,这是人们谒青州玲珑山后对玲珑山书法遗迹的赞誉。去玲珑山公路畅通,交通方便,乘车可抵达山前。
峻峰锐起,耸拔突兀,为一之冠。北魏时期的大书法家郑道昭留在这里的几处“魏碑”真迹,更使得玲珑山闻名遐迩。玲珑山玲珑剔透的怪石,形态各异的洞穴遍布山体。远处望去像一块巨大的盆景石搁置在天地之间。它三面崖壁陡绝,只有一条蜿蜒小径可以通达山顶。山顶瑶台王母宫东墙,有清康熙十一年青州府学教授魏世名的“游北峰山记”石碑。碑文说,清康熙初年,隐士吴恪三于地震后发现山腰石畔有隙,依稀有光,召子侄发之,愈发愈曲,通体玲珑矣,这便是玲珑的由来。山如其名,秀丽婀娜。山体遍布各式各样的洞穴。这些洞穴有的前后串联,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内外套接,有的独成厅堂。
玲珑山洞穴中如进迷宫,时而进入宽阔的厅堂,时而钻进狭窄的小巷,空间越来越小,仿佛已入绝境,但拐过一弯之后眼前豁然开朗。石洞曲折勾连,变幻莫测,可居、可行、可玩、可守。洞内的石头千姿百态,常常使人产生一些奇怪的联想。这里早在2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代香火颇盛,祭祀不绝。人们根据各个洞穴的造型特点、神话传说,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分别给这些洞穴命名为“串心洞”、“通天洞”、“仙宝洞”、“观音洞”等等。那高不可攀的“峰顶洞”便是飞鸟理想的安乐窝了,它们成群结队,朝出暮归,时而翱翔谷口,时而呱噪峰尖,喧喧闹闹地搅扰着云崖间的静谧。 至于那兀立云端的奇峰危石,更不乏诱人的魅力。玉皇顶、凌霞关、卡天门等,都别开生面,独有妙处。“天降石”、“飞来石”等,虽属附,却也维妙维肖。偌大的一块“天降石”搁置在一根孤耸云端的石柱子顶上,背衬着缓缓移动的白云,似乎柱在摇、石在动,有眼看要滚下来的危险。“飞来石”从天外飞来,溅落“瑶池”的姿态更是逼真。
玲珑山还有北魏郑道昭的手笔刻石。郑道昭(公元?-516年),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北魏开封(今属河)。
玲珑山寺庙人。累官至秘书监、荧阳邑中正,先后出任光州和青州刺史。他“少而好学,综览群书,好为诗赋。”对书法颇有研究。郑道昭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化的年代,文字和书法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地由汉隶向楷书演变,并且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魏碑”体。郑道昭留在世上的40多处碑铭,玲珑山上就有3处,山顶2处,山下1处。山顶的两处,一曰《白云堂题名》 , 一曰《北山题名》 。《白云堂题名》全文是“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
郑道昭《白云堂题名》字,刻在山前通天洞内的西壁,苍劲朴茂。北峰山题名》全文9字:“荧阳郑道昭解衣冠处”。据志书载,它在“山巅祠宇东北门侧”。山下的一处最为著名,那就是镌刻在北峰溜内一块巨大石壁上的《白驹谷题名》。
《白驹谷题名》是郑道昭最后一次游玲珑山时留下的。当时,他在青州刺史任上,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回京洛阳再次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管理图书著作等事)。已是晚年的郑道昭对自己待过一些时间的地方颇有些留恋。启程之前,他再一次来到玲珑山,饱览那里的风光,告别那里的“仙山琼阁”。晚上借宿“逄公祠”,应祠中住持道人之求,挥毫写下了19个径尺大字:“中岳先生荧阳郑道昭游槃之山谷也,此白驹谷。”嘱托住持道人把它镌刻在白驹谷中的西崖石壁上。
玲珑山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留下过许多美丽的诗篇和动人的传说。
沿途岩壁遍布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群。许多日本书法家莫名来此拜祖。玲珑山顶端瑞台的王母宫东墙,有康熙十一年,青州府学教授魏世名的《游北峰山记》中说:康熙初年,隐士吴三属于地震后发现山腰石畔有隙,依稀见光,召子侄发之,愈发愈曲,通体玲珑。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