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州现存的园林有哪些?这些地方不得不去!
青州现存的园林有哪些?这些地方不得不去!
“东亚文化之都”是深化中日韩文化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动,是落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人文领域共识的重要成果,也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落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议的具体举措。
为从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和旅游融合等方面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市文旅局特别推出【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系列,带领读者领略青州园林亭阁之美。
青州是座古老的名城,因而就遗留下了众多的园林亭阁,每一个古园林、亭阁都记载着青州历代名人的踪迹,都有一串串古老的故事。时至今日,青州的老人在饭后茶余闲谈起这些园林亭阁却是怀古抒情,绘声绘色,让后人听了无不遐想联翩。今天,小编带您去游览青州现存的这些园林亭阁吧~
偶园
偶园,位于青州古城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称“冯家花园”,历史上是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告老还乡后的住所。据《清史稿·冯溥传》载:冯溥出身于文风鼎盛的北海冯氏家族。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吏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康熙十年(1671),授文华殿大学士。康熙二十一年(1682),以年老请求致仕,获得恩准,加太子太傅。冯溥返归青州,居住偶园。偶园修建于明清。据咸丰《青州府志》载:“冯溥既归,辟园于居地之南,曰偶园。”这说明偶园是冯溥乞休之前在明代园林基础重新修建的,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
安致远在《青社遗闻·明衡藩故宫》一文中言“奇花怪石尽归侯门”。现偶园中的3株明代迎春、4株明代桂花及10余块奇石均是从衡王府移至偶园的原物,特别是“福”、“寿”、“康”、“宁”四大奇石,玲珑华美,为湖石之上品。另偶园门内之石屏,上书明高唐王之篆书,也是衡王府之遗存。
光绪《益都县图志·人物志·九》记载,冯溥任上回到青州之后,“辟园于居地之南,筑假山,树奇石,环以竹树,优游其中者十年”;还有“辇石为山,佐以亭池林木之观”之记载。这表明,偶园叠石假山,确实是冯溥所为,园中奇石也是按冯溥之设计重新树立,并在园之四周植竹美化环境。这表明假山上下的卧云亭、近樵亭和瀑水池都是偶园假山的组成部分,是与假山一起修造完成的。虽然命名为“偶园”,但似乎从冯溥还乡之日起,除《青州府志》、《益都县志》外,此园在相关诗文中一直以园中的主要建筑“佳山堂”名之,称之为“佳山堂”、“佳山堂园”、“佳山园”。
偕园
偕园,始建于明朝末年的万历、天启间。位于青州北关大街西百余米处,北临三合街,南至河崖。该园南北长300米,东西200米,总面积6万平方米。另有花园南头河滩地若干亩。偕园门朝北,有木牌坊一座,空场北即三合街。园为二进院,后院中间是过厅,前有正厅,左右配房等。此园位置优越,处高居平,可远眺群山,近观流水,是市俗中之静区。其特点是以水为胜,崖下南阳河环绕,杨柳依依,瓜果相间;园中池沼鱼荷,斋室、亭、榭,配以松竹、奇石,广植牡丹等名花,自然幽雅。
该园由房如式开辟,原为菜地兼花园,天启间,房可壮与其长兄可久、次兄可大扩建为花园别墅。这里还是房可壮业余写作的地方。清中期以后,房氏家族渐微,族人逐步乡居,园林荒圮;至清末,尚余奇石数株;解放后花园中大沼池还在,大集体时,生产队以荷花池当了沤肥池。园址被民居所代替。
偕园是青州文人雅集之所。明末,青州人文鼎盛,继海岱诗社之后,文人诗社层出,偕园成为理想的聚合点。最初,有房如式、王基、张宪翔等人的文会;之后,房可久、可大与钟羽正、冯琦等人的交游多在此活动;又有房可壮与曹珖、夏咏等人的聚会。
范公亭
范公亭,又名范公井亭。位于西门外今范公亭公园内,洋溪湖南岸。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1050年,62岁的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那时青州流行眼疾,范仲淹依靠当地名医,亲自从泉池打水配成药丸发放给患者,“民为之欢呼”。据传,民间的欢呼声感动了上苍,南阳河畔忽涌出一泉。范公饮之,其味如玉液琼浆,取名“醴泉”,并建小亭覆其上。民人感其恩德,易“醴泉”为“范公泉”,名亭为“范公亭”。
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刚柔兼济,别具风格。据北宋诗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记载:“皇祐中,范文正公镇青州,龙兴僧舍西南阳溪中有醴泉涌出,公构一亭泉上,刻石记之。其后青人思公之德,名之日范公泉。环泉古木茂密,尘迹不到,去市廛才数百步而如在深山中。
后人不忘前贤,范公亭历代都有重修,今亭为石柱,砖木结构,六角飞檐,亭顶开一孔,阳光下射可到井底。迎门柱上对联是“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亭后柱上对联是“四境著闻行所无事,千年遗址因其自然”。亭东有宋建范公祠,明末移建欧阳公祠与富公祠于范公祠左右,合称“三贤祠”。
清顺治年间知府夏一凤,康熙年间张连登,陶锦都曾重修,又建“后乐亭”,取范公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193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游范公亭时留下一副联语:“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范公亭院内,至今仍有唐楸宋槐数株,大可几人合围,树龄千年之久,老杆虬枝,但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鸟儿在枝上筑巢,繁衍后代。
顺河楼
顺河楼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一座亮窗出厦、三楹单层的古代建筑,因顺河而建,踞于石砌高台之上,远观似楼而得名。它与古青州西门隔河相望,中连永济桥,彩窗临水,垂柳斜掩,景色俏美。
传说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住在青州时常到顺河楼游赏。在青州的14年中,他们收集了大量珍贵书籍、字画、金石之物,写出了著名的《金石录》30卷和许多流芳百世的作品。李清照的创作,独成婉约一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威望。为了纪念李清照,1988年在顺河楼北建李清照纪念馆,面积3000平方米,有归来堂、金石斋、易安室、人杰亭、词廊等景点。
奎星楼
青州府城在其西南、东北、东南都建有角楼。都是二层建筑,高大宏伟,拱柱飞檐。其中东南角的角楼又称“奎星楼”。宋代所建,故址在今云门山路与南环路交会处。东南角楼,居于十二点八米高台上,阔三间,深一进。二层建筑,重檐飞梢,歇廊环绕。造型优美,高大壮观,是当年书生叩拜魁星,祈求高中之处所。
宋朝宰相王曾,就读于松林书院时,屡屡夜登奎星楼,观景散心,吟诗拟对,深深陶醉而忘返。朱祐楎就藩青州,不只营建王府,尚且捐资维修古迹,翻建奎星楼即其例。翻建后之奎星楼,较原建更加壮观宏伟,声望愈远,景色愈靓,为青州十景之一。据记载,当时这里四面白杨参天,风吹叶动,势若雨声,夜深人静尤觉清晰,游子离客,羁旅他乡,常常到此寄托千里幽思之情怀。楼的北面荷花湾内荷鲜鱼跃,诗情画意道尽当时情景。
明代万历年间的山东省右布政使、青州知府李本纬有诗赞美“南楼夜雨”一景曰:“不驾屏号驭,栏杆漏正长。如何消寂历,偏听雨淋浪。琨啸唯风榻,庾登坦月床。谁知徙猗处,疏冷湿衣裳。”清代画家王在镐也有诗赞美曰:“城上依雕栏,澄怀放眼看……古今凭吊处,云雾总漫漫。”还有诗云:“消闷登楼观山色,睡余依枕听霖声。”
青州市旅游网(gujiuzhou-com)
新闻线索:15318975702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