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除了茶马古道,你应该知道的还有青州的漫萨古道
除了茶马古道,你应该知道的还有青州的漫萨古道
和名满天下的茶马古道比起来,青州的漫萨古道似乎没有多大的名气,但这条古道在历史上的作用,却一点也不比茶马古道差。
如果茶马古道是以贩运茶和盐为主要特色的话,那么这条位于青州的漫萨古道,就是以运输蚕茧和丝绸为主要特色了这也就说,它实际上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桑蚕古道。
当然了,这条漫萨古道的功用还远不止此,它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以齐国都成临淄为核心的兵道和官道,在齐国覆灭以后,曼萨古道的核心,又转移到了青州,在两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又续写了青州古道传奇,成为贯通山东和江苏南北交通的主干道。
漫萨古道在山东境内的路段,北至大海,南到穆棱关,在东西两侧,又有东线和西线相互勾连,形成了连接青州与临淄、青州与穆棱关的交通枢纽。漫萨古道到底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不过古青州在远古时代曾经是山东乃至全国桑蚕养殖基地,缫丝、丝织产业发达。
田野考古证明,至少在商代晚期,古青州的桑蚕养殖和丝织产业就已经非常完善,进入春秋战国以后,伴随着丝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古青州的丝绸更以“衣带冠天下”而享誉华夏,从而在两汉时期奠定了古青州丝绸之路源头的地位。漫萨古道最初修建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桑农运输和丝绸贸易而诞生的,所以它的修建年代最晚不会晚于战国,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
“漫萨”一词,也作“漫散”,很多人在听到这个词汇的时候,不明就里,不解其意,还以为是外来词汇在作怪呢,殊不知这是当地村民对这一带地质结构散而杂乱的一种称呼。
这个词汇是由漫与散的结合,所谓“漫”它的本意是“水过满,四外流出。”把它引伸开来,就是“河水漫出河床”。这就很精确的表明了,漫萨是一个河水、溪水遍布的地方,而“漫散”中的散,本意是“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只要看看这里东西南北各种走向的大小山谷,我们就豁然开朗,这个所谓的“散”字,是用来形容这里支离破碎的复杂地形的。呵呵,这一带村民还真是厉害,就这么短短地两个字,就把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山川地貌,表达的如此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关于漫萨的范围,网上的资料说它南起仰天北槽,北至西股“子房洞”,东自“古北道”,西至石头沟。这一带长约8km,宽约2.5km,是北道小流域、孙王小流域、岸青小流域和西股流域水系的发源地。 这几个小流域的水系,从宏观上来来,除了岸青小流域经仁河,汇入淄河外,其它三个小流域是都是经过石沟河,汇入弥河的。
因此基本也可以确定,网上这个所谓漫萨的范围,极有可能是狭义的漫萨概念,广义上的漫萨,可能比这要大的多。考虑到杨集既在仰天山以北,又靠近岸青小流域,更重要的是杨集还是整条漫萨古道的一个交通枢纽,从这里向西可以通向淄川、博山,向北通向临淄和青州古城,如此重要的地方,要是不包括在漫萨范围之内,那才叫奇怪呢。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