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请查收,关于驼山最详细的介绍来了

    请查收,关于驼山最详细的介绍来了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10334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9-01-12 14:31:31

      驼山位于青州市西南,主峰海拔408米,属于鲁山支脉,石灰岩山体。驼山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闻名遐迩,不仅因为它有陡峭的山峰和苍翠的松林,风景秀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中国东部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驼山石窟造像群,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石窟造像,大家自然想起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坦率地说,这里佛像的数量、规模、气魄确实难以与三大石窟相比。但驼山石窟却有独特的神韵:整座驼山像一个张开双臂的坐佛,右手指向西南,越过重峦叠嶂,直到西天乐土,左手指向正东,越过碧野秀水,直至东海瀛洲。而石窟造像都是雕凿在高山悬崖之上,犹如坐在整座驼山这座大佛的胸中,注目对面的劈山仰面巨佛,与云门山巨“寿”遥相呼应。漫山苍松翠柏,满目青山绿野,这场景,这氛围,这神韵,是那苍凉荒漠的三大石窟难以比拟的。

      这座山门名仰佛门,进了山门,就进了佛家圣地。

    6.png

      拜佛台是观赏仰面山体巨佛的最佳角度。面向东南方望去,逶迤2600米,九个山头,浑然一体,山是一座佛,佛是九座山。

    山体正中最高峰,组成巨佛的鼻与唇,鼻梁修长,鼻尖浑圆,双唇微开,“人中”微凹,下颌饱满。顺着巨佛的下颌延伸,一处微凸的山头形似巨佛的喉结。特别奇妙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巨佛双唇有着“开”、“合”的变化,当巨佛“开口”时,还能看到整齐的牙齿,仿佛巨佛在不断诵念着禅语真言,思维着大千世界的永恒真理。当然,这些牙齿是峭石或树木。

      最西南端,是长达700米的顶髻,由一座较为平缓低矮的山丘构成。仿佛绾出宝瓶式发型的头髻,使佛像的造型起伏多变,增加了韵律感和神秘感,表现出巨佛的庄严与崇高。

      巨佛主要是以剪影效果展现的,而且山前一处山坳巧妙地构成巨佛深陷的眼窝,山坡纹路兀现出巨佛面部的肌肉线条,赋予巨佛以鲜明的立体感。佛的眼睛,佛教界称为“佛眼”,能够看破世间一切色相。巨佛有了佛眼,就有了法力,有了灵魂。

    5.png

      这座山体巨佛,最早是青州画家丁夫力偶然发现的。当时,丁夫力和妻子一起登山游玩,无意中拍了一张照片,冲洗出来之后才发现酷似一尊仰面的巨佛。1996年,青州市政府邀请全国知名的十几位考古专家,对山体巨佛进行专题论证,比较一致地认为:“青州巨佛是在人面形山体景观基础上,经人工修整而成的珍贵文化遗存。它的成因,不仅可以从巨佛的面容上存在的修整痕迹所直证,而且可以被历史曾有过的凿山为佛的事件所旁证。”山体巨佛是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借助山势雕凿而成的,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山上雕凿的痕迹,至今清晰可见。它充分体现了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

      山前石壁上刻的“驼山”这两个大字,是明朝正德年间乔宇题写的。乔羽,山西乐平人,时任吏部尚书。他书法雄隽,性好山水,一生写有大量诗文。据考证,明正德庚午年(1510年),乔宇奉旨到沂山求雨,陈凤梧陪同,路过青州小住。因他的书法名气,青州知府徐朴求他为云门山、驼山题写山名。当时,乔宇欣然命笔,“云门山”为篆笔书写,“驼山”为正楷书法。“驼山”这两个大字字径一米有余,镌刻在陡立的石崖上,赫然在目,充分的表现了驼山的非凡气势。

      关于“驼山”名称的由来,在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志》中记载:“因它山形似驼,故名驼山。”它绵延数里,叠翠千寻,山顶上双峰对峙,犹如一匹俯卧的骆驼,又称“驼岭千寻”,为古青州八景之一。近来又有人考证,驼山多佛教石窟,为“佛陀”之山。“陀”音通“驼”,因此,驼山就是“佛山”的意思,这是驼山名称源由的另一说法。

    4.png

      望云亭建在半山腰上,这里的“云”字语意双关,一是指站在此亭之上可以远望云门山,云门山的亭台楼阁掩映在云雾之中,由此可品味“云门仙境”的奇妙。另一点是朝山谷中望去,阴晴四时,云雾飘渺,各有情趣。明代的诗人谢肇之游玩至此,曾写下名句:“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天连海树黑,日落岱云青。”

      驼山同云门山一样,也是佛、道两家青睐的圣地。宋代以前,佛教寺院富丽堂皇,元代以后,道家庙观气势恢宏。佛道两家都留下了遗存,所以游览驼山,既可观赏佛教的精华,又可领略道教的遗风。

      驼山主峰东南是两条相向对接的连绵数百米长的断崖,悬岩耸空,峭壁峥嵘,蜿蜒腾空,在夏秋季节云雾缭绕时,犹如两条巨龙云游山间,龙头相对,二龙戏珠,护住硕大的摩崖石窟造像群。

      驼山石窟造像群。石窟,是古代一种在岩石上开凿而成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这里共有大的石窟5座,大小造像638尊。最大的通高7米有余,最小的尚不足10厘米。造形精美奇特,雕工流畅细腻。造像题材多为西方的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次是千佛像、力士像、飞天像及较小的供养人像等。石窟开凿于北周至中唐我国佛教兴盛时期,时间跨度约150年,距今1500年左右。这些佛雕造像,雕刻技艺精湛,保存完好,是我国其他佛教造像群中少有的精品,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和佛教发展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1988年1月3日,被国家定为首批重点保护文物。

    3.png

      由东向西是第一窟,这窟造像是最具审美趣味。它是唐朝前期的作品,经过了两次开凿。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期。不久便遭破坏。原来的两罪护法天,头部完全破毁。北壁菩萨的头部也被破除。主佛像的被毁程度也就更为严重。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佛事的兴盛,青州密教在原来石窟的基础上,又把进深向内推进了160厘米,重新造出了主佛像和胁侍菩萨。

      唐天授年间,武则天执政,天下太平兴盛。法明和尚编撰《大云经》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乃弥勒佛下凡,应主皇权。武则天大为高兴,下令将该经颁行天下,并在全国修建“大云寺”。僧侣们为了迎合武则天的政治需求,有意把主佛雕为女性形象。所以,本窟主佛造像体态丰满端庄,面部圆润慈祥,胸部隆起,带有唐代女性的审美情趣。她还带有精美的莲花项链,项链分为内外四层,最外一层由大片的莲瓣状的金箔组成。裸露的右臂上,还带有一只金质臂钏。

      主佛旁边是她的两位弟子,左边是迦叶,右边是阿难。伽叶头戴僧帽,穿腋下开襟的紧身袈裟,两手屈于胸前,右手拎着一串佛珠。他的面部肌肉瘦削,颈部的喉管与筋络,清晰可见。胸前的三条肋骨,在衣领的开口处,明显的暴露着,触目惊心的瘦。由此表现了伽叶的迟暮高龄和饱经风霜。

      两边的菩萨像亭亭玉立,不再是庄严神圣,而是娇媚俏丽。颈下佩饰着极为复杂的璎络项圈,手佩臂钏,上身袒露,头梳螺旋式发髻,手持一朵鲜花,腰间裹以袜肚,肩上的帔帛飘然下垂,下身如蝉翼般的长裙紧贴肢体,勾勒出女性所独具的优美曲线,恰似出水芙蓉,被许多前来观赏的艺术家称为“东方维纳斯”。

      这一窟的造像题材十分丰富,还有共同托举宝塔的飞天、护法天中的不知名的怪兽、供养人像等。主佛座下有一处题记,记载为青州刺史尹思忠在长安二年所开凿,这一年,正是武则天称帝的第12年。这尊佛像传递着大唐盛世的富贵与尊严。

    2.png

      第二窟,是典型的隋雕佛像代表作,且保存得极为完整。中间阿弥陀佛,面目清秀,嘴角上翘,似在微笑,身着袈裟,上有用赭石色绘出的方格。两边雕有两尊菩萨,头上高冠造型奇异,雕有复杂花纹,并有化佛和宝瓶,冠两旁有较大的如翅,如翅上引出两条下垂的飘带,颈部佩有连珠状的项链和极为精致的璎珞,长裙曳地,宽阔的裙带下垂至脚面,微笑的面孔、亭亭玉立的身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穿戴衣着多为直线线条,刀法流畅,是隋朝最流行的雕刻刀法。这两尊菩萨当初装饰得极为华丽,千年的日晒风吹,当时彩绘的颜色依稀可见。

      门边两位力士,赤裸上身,怒目圆睁,手举兵器,是力量的像征。犹为奇特的是,在北边石壁下方,有一个西方弟子雕像,头戴瓜皮小帽,身穿翻领长袍,腰系皮带,足蹬尖头皮靴,波斯人的相貌雕刻得生动形象,此为青州石窟造像一绝。这说明,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波斯人在青州居住了。青州石窟造像众多,最引人瞩目的有两绝:一个是云门山菩萨造像裙带上的裸体男女双修图,另一处便是这穿翻领西服大衣的波斯人像。

      第三窟,是千佛寺中最大的一窟。开凿于北周至隋代,有一佛二菩萨和341尊千佛像,主佛像高7米,是中国隋代第一大佛。这时,青州佛教极盛,开凿造像之风大兴,能工巧匠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驼山掀开了石窟造像的辉煌一页。

      正面是主佛像的雕刻艺术水平极为高超。他鼻高目长,面容丰满;双眉弯弯,纤细修长;双目如月牙,似睁若合;鼻梁修长,鼻翼丰满;双唇微张,下颌突圆;圆大的耳轮,垂于腮颊两侧。威严庄重的神态中,流露着智慧与善良的笑意,让人感到和悦可亲。

      佛像的手印很重要。手印又叫“印契”,它象征佛的内在智慧与公德。这尊佛像的右手是屈肘伸掌、手心向外、五指向上,这种手印叫“施无畏印”,表示佛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能使众生安心,无所畏惧。左手是手心向上置于左膝,成禅定印。

    1.png

      佛像以莲花座坐于金刚座,双膝几乎与窟门同宽。我们如由窟门外向内看去,看到的是主佛像和环绕它的千佛像。千佛像玲珑剔透,主佛像硕大无朋,视觉上的强烈对比,衬托得主佛像分外雄伟、庄严、气魄宏大。更具魅力的是,两尊肋侍菩萨,还不是隐藏于左右石壁之后,而是分别露出身体的一侧。这种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吸引人们走进主佛像,急于看清菩萨的全貌。当人们走进时,就站到了主佛像的双腿之下,这时便愈加感到大佛的气势磅礴。这属于当时的一种造像手法。

      两侧的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身材窈窕,目如飞风,头戴化佛高冠,冠径小于头径,面目略微清瘦,颈部没有横线,项链呈箭头状,宽大的外袍,肥肥的袖子,直拖到地面,下摆整齐,很少有变化,并且上身过长,肩宽,比例严重失调。这种雕刻手法表现出一种富于幻想的神秘色彩。最为特别的是,观世音菩萨垂下的右臂,长度超常。臂弯还未伸直,手指已到小腿,倘若伸直,只怕要触及脚背了。这位“长臂观音”,其实是密教千手观音的过渡。因此也就弥足珍贵。

      该窟主佛基座正中,刻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几个字。据《隋书》记载,这位大像主名叫韦操,与他的叔伯兄弟韦世康、韦孝宽等都是拥护隋文帝杨坚的开国重臣。北周末年,杨坚为北周丞相,独揽朝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以功臣自居,心中不平,便举兵发动叛乱,各地纷纷响应,聚众至10余万。杨坚命令韦孝宽带兵讨伐,韦操也随军参战,历经两个月,擒杀尉迟迥,平定了叛乱。韦操有功,被晋位柱国,封为平桑公,任命为青州总管。第二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韦操也成为隋朝的开国功臣。于此可以查证,这尊造像开凿于北周,完成于隋朝初年。

    6.png

      这尊巨佛建造于隋朝初年,当时已经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这种“大雄英相”的造型,透出隋文帝一统天下,扫清六合的宏大气魄,展现着民族融合后的丰厚,国家统一后的张力。

      第四窟遭到严重破坏。主佛像以善伽跌坐的姿势,坐于与佛窟同宽的金刚座上,双脚踩地。两边是菩萨像,头部已残破,我们只能看到宝冠上垂下的飘带,以及由肩上垂下的帔巾。细致的璎珞,在胸前联结于一个兽头形的饰物上,然后向下分别垂到腿部。从胸前兽头形的饰件和没有下垂的裙带,以及腰部稍有曲线来看,这一窟造像是初唐时的作品。

      在主佛像右上方这一小龛中,有一对夫妻的供养人像。形制十分小巧,丈夫跪于左肋侍菩萨的左下方,双手合十。妻子跪于右肋侍菩萨的右下方,双手托有供养品。古代的石窟造像一般是信奉佛教的信徒出资建造,并按时供奉,被称为供养人。其中有些人也借此将自己的雕刻下来,以示虔诚。

      驼山石窟造像群中有一处摩崖造像。摩崖造像与石窟造像有所不同,顾名思义,石窟造像是建造在石洞里面,而摩崖造像则直接雕刻在悬崖上。这组摩崖造像开凿年代为隋代至唐初,分组雕成,共有七组、15尊佛像,规制较小。它的整体方位,正好面对巨佛。

    5.png

      第五窟也是最南面一窟,凿于北齐,是小型石窟,大概与山体巨佛同时开凿。这窟所雕佛像精巧细致,主佛像面部清瘦,盘腿而坐,内穿僧衣,外披袈裟,衣褶挺括流畅,背有圆形佛光,并刻有一周莲花瓣。莲花是佛家的法物。莲花的运用,带有赞美和供养的意思。在光背中刻制出莲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佛光的形象化表现。驼山的主佛像中,光背中刻莲花的,唯有这一处。

      这尊主像是佛教造型中典型的“瘦骨清相”,有魏晋风度的余音,是陶渊明的菊花诗,谢灵运的山水情。两旁的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面部清秀,身材修长,高冠上垂下飘带,颈上饰有漂亮的项圈。长裙曳地,中间裙带上刻有花瓣形图案,精美异常。

      以上五座石窟,第一、二窟为中型佛窟,方形平顶,窟内长宽两米有余,佛像位于佛座之上。第三窟最大,是一个摩崖尘拱龛,进深两米,主佛像高大。第四、五窟为小型窟,方形平顶,三面有坛基,属坛基造像。驼山石窟集北周、隋、唐三个时代为一区,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艺术特点和追求,真可谓是雕塑艺术的一幅历史画卷。

      驼山石窟,经过了1400余年的沧桑,至今仍保存完整。咱们中国的石窟造像,残损的原因除去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最重要的就是佛、道相争,加之“文化大革命”。驼山石窟除在元朝被道教略有破坏外,“文革”期间并没有损坏。居住在山下的王家庄村民,在“文革”“破四旧”期间,自动持枪上山日夜巡逻,保护造像,才使驼山石窟造像在文革中安然无恙。他们都是保护国宝的功臣。

      这里有一处题记,内容是“君吐凌云气,子射飞霞光。德平岳,戌年九月。”时间为元代仁宗延佑五年,也就是1318 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漫漶不全。句中的“德”字用的是异体字。题记正对巨佛,大概是赞颂山体巨佛的。句中的“君”和“子”,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巨佛。巨佛头像仰面朝天,双唇或开或合,极有“君吐凌云气”之感。上午阳光斜照巨佛时,由于山脊对光线的折射,常使巨佛面部出现光波,这就是“子射飞霞光”的原意。落款中的德平岳是元代的一位道人,德行很高。他看到巨佛后,以道家的思想评价巨佛,给与很高的评价。佛、道尽管教义不同,经常争斗,但真正有德行的高僧、仙人,都非常尊敬对方,主张和谐共处。

      驼山山顶比较平缓,狭长的地带上长满茂密的松林,山花烂漫,绿草茵茵,幽雅静谧,野趣横生。特别是这里的松柏大多扎根在石缝中,根固叶茂,展示着它们的强大生命力。

    4.png

      沿这林荫小路便到“南天门”牌坊,金碧辉煌,这是上世纪80年代复建的。这里也是观察巨佛的最佳之处,边走边看,仰佛的嘴巴由开而合,甚为奇观。

      昊天宫。“昊”,是广大无边的意思。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其中的太昊、少昊,是东夷部族的首领。古代青州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古书《元和郡县志》记载“少昊之墟,古青州之地”,古代青州是少昊建立的方国的首都。东夷人崇拜太阳,以凤鸟、雄鹰为图腾。由此可见,道家把昊天宫建在青州的驼山,包含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昊天宫占地约4000平米,依照山顶走向,坐北面南,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分为七宝阁、玉皇殿、戏楼、东西配殿和廊房等,原有殿、堂、楼、房等50余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破环严重,许多殿宇已成残垣断壁。据史料记载,昊天宫在元代之前为驼山寺,宋末改佛为道,遂建昊天宫。

      昊天宫正门前面有天河、天桥。这条天河,上无源头,下无河口,所以也被称作天池、天湖。玲珑秀美的天桥横架在天河之上。天桥栏杆上有对联:“云汉斜倾三宝地,虹桥几近九重天”,形容天桥之高,可以上接九天。

      五龙泉,又称“五龙池”,有“五龙池”三个大字刻在池沿下。关于五龙池,当地有许多传说,带有神秘色彩。其中之一是:相传昊天宫门外有这个普通的蓄水池,靠雨水流进池内沉淀后供道人饮用。有一年天旱缺雨,池水干枯,驼山寺的和尚只好下山背水吃,十分辛苦。这时,有个叫慧明的高僧在池边专心致志地诵经。突然,天空金光四射,五条金龙飞腾盘桓,张开龙口,向池内喷水五升。随后,昊天宫内也一声巨响,裂开一口泉眼,清冽之水哗哗涌出。舀起品尝,甘冽无比。不管人们怎样取水,泉水始终保持满而不溢。此后,人们把院内的泉眼称作天泉,这座水池便称作五龙池。

    3.png

      “昊天宫”正门外有碑亭两座,碑柱上书写:“灵威赫福有报”、 “善恶必报天心自古无私”,教人嫉恶如仇,行善乐施;“拔苔扶石遥遥人带晓风来”,说的是山高路险,人们一手拽住青草、一手攀援山石才能登攀,确实辛苦,但来到山顶后,清风送爽,也确实惬意。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昊天宫”正门宏伟高大,是一座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三间,阁下为拱形大门,进深6米。“昊天宫”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挂于门楣正中。两侧有台阶可上二层。二层阁楼为歇山飞檐廊柱式建筑,树根丹株环绕,阁外四周有宽敞阳台,阳台外有石护栏一周。因阁楼阳台宽敞,遇有庙会或者重要法事可临时当作戏台使用,所以又称戏楼。阁楼内为“慈航殿”,殿门北向,供奉圆通自在天尊神像,高三米余。

    2.png

      昊天宫院内为三进布局。原有纯石质建筑的二门,还有影壁,现已荒废,仅存满地的八楞石柱、石鼓门枕、石过梁等构建。

    宫内正殿是木石结构的玉皇殿,面阔三楹,悬“凌霄宝典”牌匾,内塑有玉皇大帝肖像。整个大殿都用石块砌成,墙体厚达80厘米,前廊出厦,琉璃瓦顶,雕梁画栋,气势壮观。

      玉皇大殿的东侧配殿为聚仙楼,相传是神仙相聚的场所;解放前毁于战火,现仅存底层残墙和石刻“聚仙楼”额匾。西侧配殿为圣母殿,现已不存。

    1.png

      聚仙楼南侧便是天泉,有石碑一方,上刻“天泉”二字。过去这里泉水翻涌,泉水不断注入门外的五龙池,再顺“天河”向东,飞流直下。现在虽然天旱缺水,泉水已不再涌出,但泉眼却从未干涸过。

      “七宝阁”位于昊天宫的最后方。它建于元代,系石质双拱阁楼式建筑,上下两层,数间楼阁未用一砖一木,全部石质,结构奇特,别具一格,是全国罕见的全石无梁建筑。这样的古建筑,全国仅有三处,另两处分别在山西五台山和南京朝天宫。据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飞机轰炸,昊天宫其他建筑损毁殆尽,唯一七宝阁岿然屹立,仅后墙留下三处弹痕。

      沿“七宝阁”东西两侧台阶而上,登至二楼。这里有一米多宽的阳台,外有石栏护挡。二楼门楣悬“三清殿”木匾,内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神像。三位天尊手中各持法宝一件,彩绘塑像栩栩如生。

      七宝阁是驼山的制高点,视野极为开阔。登临北望,宫外松柏茂密,东西群山逶迤,青州城一览无遗,南阳湖如一片明镜在阳光下闪闪放光;放眼南望,松涛起伏中南天门金顶碧瓦;极目远眺,远山近峰逶迤重叠,云雾缭绕,巍蔚壮观。“七宝阁”下有一处洞穴,名老虎洞,游人罕到。尽管烈日炎炎,但洞内却凉爽宜人。

      昊天宫以它的众多碑刻而知名,虽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但至今尚有120余方,被称为青州驼山碑林。这些碑刻,多数是善男信女拜敬道祖所献,但也有历代朝廷官府所立的碑记,记录了昊天宫的历史变迁和昔日辉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历史名人胡宗宪所立《重修昊天宫记》、元代的《大元降御香记》碑。驼山碑林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驼山的重要文化景观。

      《重修驼山昊天宫记》石碑,位于山顶昊天宫门前。该碑青石质,高177厘米、宽87厘米,上刻字径2.5厘米的楷书近900字。虽历经460余年,仍字迹清晰。碑文记载的是嘉靖年间青州衡王府礼官李大纶和道士杨永钦重修驼山道教昊天宫的事迹。主持立碑的官员之一为益都知县胡宗宪,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胡宗宪,安徽绩溪龙川人,为龙川胡氏著名人士。龙川胡氏的始祖胡炎是青州人,东晋末年移居龙川,此后人才辈出。明代的胡宗宪是胡炎的第34代孙,我们的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是第48代孙。胡宗宪考中进士后,授益都县知县。他为人“倜傥不羁”,才华横溢;为政“严信赏罚”,益都士民都很信服。过去,上级官员来青州巡查,地方官要认真接待,陪同阅兵、视学,不仅花费很大,而且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胡宗宪则精心策划,不铺张,不扰民,“储措有术,敛不及民”,得到民众赞誉。任职益都县令三年,政绩显著,获得朝廷嘉奖,连升3级。后提升为浙江总督,统管7省军务,领导抗倭灭寇。他以戚继光等为大将,平定了为患多年的倭寇。

      《大元降御香之记》是驼山现存最早的碑刻,也是研究昊天宫的珍贵资料。元代建国,尤其重视道教,全真等教派得到全盛发展。大德二年,元成宗铁穆耳派使者苟宗礼到青州昊天宫“降御香”,行祭祀之礼,留下此碑。碑石采用驼山优质青石,其奇特之处在于碑首与碑身为整石雕成,碑首为龙形,气势浑雄,雕刻精细。碑文共317字,篇幅不长,却很有文采。文章开头,“环青皆山也。府城西南七里许,峰峦尤美。望之若驼形然,土人相传谓之驼山”这段文字有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行文风格。后面记述降香过程、写碑来由,也极为简练,表明作者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