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峪风景区
【当前浏览量:19751】圣水峪风景区位于青州古城南10公里处,在龙门崮的山脚下,隶属于弥河镇上院村。景区以修真宫为中心,范围包括黄山、辞妹山、无影山、青凉山、白虎山等山峦,面积22平方公里,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圣水峪”因泉水而得名,它南、北、西三面环山,沟内丰泉争涌交汇成河,四季长流,遇旱不涸,故称“圣水峪”。圣水峪风景区内的旅游景点众多,佛道文化,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在一座小山村能同时呈现东西方文化相互依存,道观和基督教堂遥相呼应,却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
一、修真宫
修真宫位于上院村西两条大谷交界处,它背山面水,是道教龙门派的发源地。修真宫分青龙白虎殿、三清殿和玉皇殿,有钟楼“鲸音”和鼓楼“鼙韵”。四周有围墙,朝南有穿心门,整个建筑呈南北纵式排列,南为青龙白虎殿,中为三清殿,北为玉皇殿,院中有古碑十几块,其中最大碑为青州之最。古碑记载:此宫不知建自何代。从修真宫西出土的北齐佛像基座及附近莲花庵址分析,南北朝时期,这里曾为佛教寺院。唐朝末年,被改为道观,即今修真宫。
相传五代后周时期,赵匡胤曾因伤寒住在修真宫的玉皇殿,宫内老道长用一些中草药为他精心调治后痊愈。赵为报答道长救命之恩,在登基北宋皇位后,请老道长去开封,但被道长婉辞。无奈之下,赵匡胤赐书一“皇帝万岁万万岁”的牌位,供在玉皇殿内,同时敕封土地。土地东到郭家崖,西到黑山顶,南到小石河,北到苏家井,敕改修真宫为养老园。之后,养老园演变为养老院。后圣水峪村名也变为养老院。1950年后,养老院改为上院村。
“文革”期间,修真宫遭毁,玉皇殿、青龙白虎殿被扒掉,万岁牌位也被一村民当劈柴烧掉,院中直径1米的10几棵古松树被伐掉,碑志也在重修卧龙桥时被当材料使用,今仅存大的一块,碑帽尚完整,为龙形雕刻。今三清殿屋面受损严重,处处透天,前墙坍塌,一些古代花砖、字砖也残缺不全,壁画模糊不清,最南边的钟楼虽仅存,但也破烂不堪,面目全非。现经修缮,面貌一新,每逢节日,当地很多百姓前来进香游玩,热闹非常。
卧龙桥修建于明末。由于这里常年流水不断,为方便村民出入,故“文革”期间,重修卧龙桥。当时村民便把修真宫内的石碑全部搬来架桥。现发现的只有四块,据说还埋着一部分。卧龙桥南边,有块建桥时捐助者碑记。相传,赵匡胤病在此处,被修真宫老道长救起后,在此修桥,故起名为“卧龙桥”。卧龙桥西80米,有三处泉眼,西边一处大泉,被埋管引水至村民家中,全村1200余人全饮用此泉。南边一泉涌势大,流量急,并与另一泉汇成小溪。三泉四季长流,大旱之年从未干涸。现经过综合开发,修建了石渠,把泉水引到村东田里,形成自流灌溉。泉水甘甜爽口,可与矿泉水相媲美。
二、圣若瑟天主教堂
圣若瑟天主教堂,又称养老院教堂。明朝末年青州府道台张文焕,其祖上曾跟随燕王朱棣起兵,被封为将领,其后人遂在京加入天主教。时张文焕在青州的旧宅即是今青州天主教堂。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对衡王府进行抄袭,张文焕之子张法清便避居于当地养老院村,即今上院村。时局渐平后,张便在该村发展教徒。光绪三十年(1904年),法籍传教士袁神父,谋资修建钟楼1座,共3层,并购铜钟1只。今教堂位于村中部偏东,靠近村前小河,有法式门楼,堂内宽阔,室内贴有多种信教图片,教堂最西边1间为2层,木质结构,上边可坐教徒,蹬木梯而上。教堂东边是法式钟楼,共3层,各层全为木质地板,最上层悬挂教钟,钟声震远。后此钟被原中共中央华东局借走,并留有借条。教堂西侧60米处,有古槐两株,呈东西排列。东边一棵较大,周长约5.3米,是青州市最粗的一棵古槐。西边一棵略小,这两株古槐系何人所栽,栽于何年无考。两棵古槐同居一条小巷中,树干苍劲,虬枝繁茂,古味甚浓,呈显巧夺天工的艺术造作。
三、龙门崮
龙门崮又称龙门岫、龙门山,蜿蜒如龙,风景秀丽,龙门崮后山腰中有两个洞。东为玄武洞,西为紫阳洞。玄武洞洞口约2米见方,朝正南方向,向里约15米左右有一小拐弯,呈越深越小之势,脚下为淤泥石块。紫阳洞距玄武洞10米左右,洞口比玄武洞略大,进洞2米左右,昂头可见一个天窗,天窗正上方还有一小洞,往里走20米左右,空间虽越来越窄,但呈曲折迂回之势。推断此洞很深,有开发价值。
四、莲花庵
莲花庵位于村西约300米的山峪里,据当地老人讲,旧时这里是一个尼姑庵。现已夷为平地,村民已种上小麦、果树等。在方圆50米左右的地方,有很多瓦砾砖块,经青州市博物馆鉴定,瓦是战国前遗物,专家推断,这里很可能是一座古村落。
五、青凉山
青凉山景。旧时青凉山顶上有一方圆20米左右的平台,平台上建有庙宇,共5间,北西各两间,东有一间,时称青凉老母庙,是附近百姓进香之地。庙四周有围墙,中央有三埠石碑,现碑已破坏,仅留一丁点残碑。1947年,青凉老母庙作为攻打临朐的前沿哨所,陈毅曾在此指挥过战役,陈毅指挥部安在教堂附近。后来由于年久失修,庙宇被毁。今砖、石、瓦片遍地,仅有山顶一块巨石之上的碑坐凹槽还在。此处松木葱郁,翠绿茂盛,是游玩的好去处。
六、衡高唐王墓
衡高唐王墓。衡高王墓在“文革”期间被毁,之后又被一光棍汉挖掘建房,今遗址已是一片废墟。此墓当时南北长60米,东西宽100米,四周有院墙,有墓志,“文革”期间,此墓被掘出四块墓碑,上记载有衡高唐王的家谱,里面葬的是明代某位高唐王和他的一个妃子。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