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州现象:这里的月饼为何年年排长队
青州现象:这里的月饼为何年年排长队
“少爷,求求咱爸月饼里少放点大块冰糖,牙都崩飞了……”
“枣泥月饼每次都买不到,少爷,咱爸能多招两个工人吗?”
“少爷,和你做朋友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月饼了?”
这些乍看之下仿佛沙雕小说引导词的对话,其实出自今年8月抖音上新晋的一位青州网红“脱脱”的视频评论区,“少爷”自然是抖音博主脱脱,“咱爸”则是隆盛糕点的第六代传承人之一脱安利。
1
隆盛在青州是一个符号,也是一种现象。
不等进入农历八月份,脱安利的手机早就进入了高度忙碌状态,时不时有电话打进来:脱总,能不能先给我们家留50箱糕点?
同样忙碌的还有隆盛糕点的两个门店,尤其是东门老店这里,有人天不亮就早早过来排队了。面对里三层外三层挤满的顾客,隆盛不得不搞起了限购,以保证能让更多人买到。
这样的吐槽,是对隆盛的误解。因为,在遍地机械化流水作业的今天,隆盛食品厂生产车间里的工人还是在用最传统的方法制作糕点。
2
每到节假日前夕,都是隆盛糕点厂的工人们最忙碌的时候,今年的中秋节也不例外。
科技带来了许多便利, 比如用打蛋机能迅速打发鸡蛋, 但糕点的制作还得坚持手工。月饼皮的剂子要用手掌打旋,拈平后包上馅芯,收口按成扁平的形状,你打孔来我盖章,几个工人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算不上什么生产线,点心做起来还是很繁琐, 这样才能保证原来的味道。”脱安利认为,做中式的传统糕点,就跟中医开中药一样, 原料的配比没法量化, 要根据温度和湿度调配, 一点偏差就会有很大不同。
3
隆盛在青州,代表着青州的美食传承与文化流传。
脱安利告诉笔者,他的祖上曾是明朝衡王府里的点心师傅,衡王府败落后,糕点的做法才流传出来,到了清朝,脱仕元开设隆盛糕点铺制作点心,当年衡王府里的点心制作工艺, 得以在这里重见天日。
随着国家对私营经济的放开,隆盛糕点也在当时益都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重新开张,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谱写了今天的辉煌。
近年来,隆盛一直坚守的传统老味道,也在与新时代碰撞出新火花。“应外地顾客的要求,我们现在开通了淘宝旗舰店,方便大家购买。我们也没想到能在抖音上受到大家的热议,每一条评论我们都看过了,将来我们会根据顾客的反馈,在传承隆盛糕点传统风味的同时,研发更受年轻人欢迎的糕点产品。”脱安利如是说。
【青州_青州旅游网_青州旅游攻略_青州酒店_青州美食_青州景点_青州古城】
欢迎关注青州旅游网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获取更多资讯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