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朱元璋为什么要在青州、山西大移民

    朱元璋为什么要在青州、山西大移民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4487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9-01-07 14:34:05

      青州及山东民间广泛流传这样的传说: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派兵屠杀山东人。杀一遍后唯恐有漏网者,便在清晨、傍晚登上山头瞭望,发现哪里有烟雾,便断定还有生存者,再去屠杀。如此反复三遍,直至将山东人杀光。其原因是当年他在山东讨饭时,山东人不肯舍施于他。山东人被杀光后,大量从山西省洪洞县向山东移民。在向山东迁徙途中,为防移民逃跑,押送者用绳索将其背手捆绑,连索成串。被绑者大小便时,须向押解人申请,才能解开被捆绑的双手。民间俗称大小便为“解手”,即来源于此。山西移民来到山东后,为区别于当地人,使自己的后代永记自己的老家在山西,便将最小的脚趾甲劈为两半……

      这些传说有真有假,演绎杜撰的成分极大。朱元璋曾在青州讨饭这是真的,但青州人待他很好,他对山东、对青州人亦有厚报;明朝初年从山西向山东移民是真的,这在官方史书、地方志书、宗族家谱中都有记载。朱元璋派兵屠杀山东人属子虚乌有;移民为记住自己的祖籍而劈脚趾甲,是不科学的。

      经考之信史,找不到朱元璋屠杀山东人的任何记载。无论是清朝官修的《明史》、地方志书,还是现代史学家编写的历史书籍,都无这方面的只言片语。相反,却在许多地方记载了朱元璋在派兵攻取元朝统治下的山东大地时,劝说部下尽量少杀人,爱护黎民百姓的言论。

      1367年朱元璋平定江淮,派遣征虏大将军徐达、副将常遇春统帅25万精锐大军攻取山东,扫荡中原时,告诫他们说:“今将北伐,拯民于水火。城下之日,毋杀掠,毋毁庐舍,毋发丘垄”(《明史·卷二·太祖本纪》)。当年冬,徐达统兵攻克益都城后,即颁布律令:严禁乱杀无辜。次年秋,徐达率大军围困鲁西重镇临清。朱元璋专门将徐达等将帅诏到南京,告诫他们:“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北征,拯民水火。……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勿肆焚掠妄杀人。……不恭命者,罚无赦”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意思是:长江以北中原大地民众,长久以来被雄踞当地的官吏、土豪、劣绅、军阀、土匪欺诈得痛苦不堪,许多人悲惨的流落他乡。这次派你们北征,就是要拯救这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前些朝代改朝换代时,总是大肆屠杀生灵,违背天意,虐待民众,我实为痛心。此次北上,各位将领攻克城池后,切勿让手下士卒随意放火、杀人。对那些不听从命令随便杀人放火者,要毫不宽容地处罚他们。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常遇春荡平中原,击溃元朝主要军事力量,攻取了元大都。朱元璋一统华南、江淮、中原、华北,实现了他的皇帝梦。稳坐龙庭后,于次年正月,在鸡笼山立功臣庙,祭奠为国捐躯将士时,朱元璋自陈道:“朕淮右布衣,因天下乱,率众渡江,保民图治,今十有五年。荷天眷佑,悉皆戡定。用是命将北征,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腾轸厥劳,以免元年田租。遭旱民未苏,其更赐一年”《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在残酷的江山争夺征伐中,朱元璋尚且怜惜黎民,一再要求前方将士“克城后,勿肆焚掠妄杀人”。登上皇位,不忘齐、鲁之民对他的贡献、支持,连续豁免山东百姓两年的田租。这样体恤百姓,爱惜黎民的皇上,说他因“不得舍施”而杀光山东人,实在是冤枉他了。

      况且,朱元璋虽在不得志时流落山东,但山东人待他不薄。他也不忘山东人的厚待,给以显赫回报。这在民间有广泛流传,有真实确切的地名可证,在地方志书有确切详实记载。

      在山东青州一带民间,几乎妇孺皆知朱元璋当年在益都的核桃园村为崔迪家放牛时,偷吃了崔家的牛,而崔家不责怪他,官府追杀时,为他化装,帮他逃避的故事。直至今日,人们仍称他曾放牛的山为“明祖山”。嘉靖《青州府志》中明确记载:“崔迪,字惟吉,益都人家,世业儒,通晓经史,长于理学。……高皇帝曾尝幸其家,迪敬事焉。洪武初,召授青州府儒学训导,转益都教谕,擢左春坊、左赞善。谢病归乞,以教谕终其身。赐之诰命、白金文绮龙头拐杖、一品服色,以宠异之。”这部明朝编纂的《青州府志》,不会对当朝开国皇帝的行踪、赏赐有错误记载。一个寻常乡间儒生,不会平白无故得到皇帝的召见并授予官职,更不会轻易“赐之诰命”殊荣,赏赐“龙头拐杖”、“一品服色”。可见民间流传的朱元璋当年曾在青州放牛,并受到青州人的善待,是可信的。朱元璋是知恩图报的。他对青州、对山东人是有感情的。说他登基后屠杀山东人,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无端妄说。

      那为什么会有朱元璋屠杀山东人并从山西移民的传说呢?

      原来,大肆屠杀山东人的并非朱元璋,而是明朝以前的金、元王朝统治者。缺乏历史知识的乡村百姓,误将百多年前的历史后移,演绎到了朱元璋头上,造成了这桩历史冤案。


    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进入山东、江苏北部大地,便对土著汉族居民残酷镇压,野蛮屠杀,残暴统治。据青州志书记载:

      建炎元年,金完颜宗辅率军攻占青州城,杀死军民不可胜计,抢牛、羊、物资无数,不守而去。青州城变为残垣断壁,一片瓦砾。

      建炎二年,金兀术率军攻入青州城,杀知县及军民众多。金兵在青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攻入青州及京东东路多数州县,肆意烧杀抢掠,建立政权。严厉实行“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政策。众多无力购置蒙古服装及头发样式不符合规定者,被残暴处死。

      贞祐元年(1213年)秋,成吉思汗亲率中路大军攻陷益都府,烧房、杀人甚多,抢掠一空后不守而去。府城成为废墟。

      兴定元年(1217年),蒙古名将木华黎率大军攻破益都城,抢杀掳掠而去。

      兴定五年(1221年),蒙古大军大举进攻山东,与益都守将大战月余,守将战死,军民死伤无数。

      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蒙古郡王带兵包围益都城,8个月内守将李全与之交战近百次,将士死伤无数……

      金、蒙古军队进入中原后,烧杀抢掠,杀人成性。每逢攻下城池后,屠戮汉人如同鸡犬。山东等地人民不堪忍受少数民族的奴役、屠杀,不断有人组织反抗。先后爆发了张荣起义、“开山赵”起义、耿京起义、红袄军起义、李全起义等抗金、抗蒙古统治的农民起义。青州起义军首领杨安儿、张林、刘福通、杨妙真和丈夫李全及儿子李璮为代表的山东农民起义军,一直坚持抗击少数民族统治。李全夫妻及儿子李璮统帅起义军数十万人,先后在青州、临沂、淮阴一线建立根据地,坚持反抗外族人的统治五十多年。

      山东地区连续不断的农民起义军被镇压后,蒙古人对山东居民实行报复性残酷统治,野蛮屠杀。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蒙古军统治山东后“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禾稼桑枣。将益都、济南二府的民户,全拨给蒙古贵族野苦为奴”,实行严酷的奴隶式管制。动辄屠戮全家、户灭九族。至元四年(1267年),元政权:“诏益都路签军万人”,将民间男丁尽收军营当兵,稍不听命便被屠杀。(《青州地名志》377页)加之当时连年灾荒、瘟疫,致使山东人口大量减少,全省户数较金代初年减少百分之七十五,人口减少约百分之六十七。当时益都县南至沂山,西南至博山,西至金岭镇的湖田村,西北包括今整个临淄区,面积是现在的四倍多,但全县人口仅存两三万人。大量村庄墙倒屋漏,十室九空。广大地区土地荒芜,道路荒废,桥梁坍塌,成为“草莽弥望,狐兔出没”的无人区。


      明朝政权建立后,为尽快发展生产力,恢复荒芜的土地,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户部尚书刘九皋向朱元璋谏言:“古乡狭乡(人口密集,土地狭窄)之民,听迁之宽乡(人口稀少,土地宽余),欲土无遗利,人无失业也。”(《食货志》)朱元璋采纳刘九皋的建议,分别于洪武三年(1370年)、四年、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等,多次组织山西太原、平阳两府属县及浙西的狭乡民众,向山东、河南等宽乡移民。官府在地处要道的平阳府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大槐树下设移民局,驻官府人员,作为山西两府十余县被迁之民的集散地,发放“凭照川资”,告知迁移地点,发给迁徙路费。当时的大槐树上可能有鸟窝,所以到达山东的山西移民,多在传说或族谱中称:“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

      据山西洪洞县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先后8次组织向外移民,永乐年间10次向外移民。《明史 · 太祖本纪》中记载:“洪武四年三月乙已,徙山西民万七千户屯北平。六月,徙山西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屯田北平。”据1990年全国地名普查资料显示:青州市1153个自然村中,明朝建村比例占百分之六十二。当然,这些新立之村,并非皆由山西移民所为,而还有今属河北省的枣强县、及浙江西部地区移民所立。这些移民到达山东后新建家园,辛勤耕耘,加之明朝政府轻徭薄赋、于民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山东省人口增加很快。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山东省户籍增至753894户,益都县的人口增加到十七八万。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574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30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