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州玲珑山寻古猎奇
青州玲珑山寻古猎奇
原本按照原来的路线是来此地寻找玲珑奇石,没想到七拐八拐就来到了玲珑山的脚下,就地扎营吃过午饭发现此地景致优雅,就决定上山走一遭,没成想歪打正着来到了一处文雅与神奇并存的圣地,下面听我娓娓道来。
玲珑山,在青州城西南16公里处的群山环抱中,海拔567米。俗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句话后来就应验了。
初到山下到处都是摩崖石刻,全是名人大家的书法篆碑,漫山遍野,深深的被震撼到了,真乃拓碑的好地方,如此美妙的地方竟然没有多少游客,走到半山腰才发现寥寥的几个本地人。
在半山腰发现了这幅大型摩崖石刻,不禁好奇的用百度搜了搜这中岳先生是何方神圣,没想到这竟然是块魏碑,郑道昭乃是北魏时期的书法家,《白驹谷题名》是郑道昭最后一次游玲珑山时留下的。当时,他在青州刺史任上,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回京都洛阳再次担任秘书监。已是晚年的郑道昭对自己待过一些时间的地方颇有些留恋。启程之前,他再一次来到玲珑山,饱览那里的风光,告别那里的“仙山琼阁”。晚上借宿“逄公祠”,应祠中住持道人之求,挥毫写下了19个径尺大字:“中岳先生荧阳郑道昭游?之山谷也,此白驹谷。”嘱托住持道人把它镌刻在白驹谷中的西崖石壁上。
时至今日仍吸引着国内外的书法家慕名前来。
山上几本没有完整的道路,都是这种山垣碎石路,走时要小心,山下空刃万丈,都不晓得有多深。
行至此处已经接近山顶了,依稀还能看出曾经铺设的石阶,千年的光景早已被人们踩碎风化严重。上面皇冠形状的山峰就是山顶,别以为到这就结束了,其实神奇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这是对面的山峰,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上去了。咱还是探古寻奇往脚下的山顶行进。
山顶的到处都是洞穴,洞内四通八达真宛如一座大型的玲珑石盆景。
几乎都是洞连着洞。
在山背上发现了这个洞穴,好似古墓的甬道一半出于好奇让家人在外面等待,我打开手机手电筒就下去了。
再往下又是一道石门,顺着台阶往下走,明显感到一阵子寒风吹出来,莫非里面还有山洞吗。
一片漆黑,只有一个碗口大的小洞透过阳光能够微微的看清洞内的状况,满地的碎石,大大小小好似由洞顶塌陷下来,洞面积不小,在洞内由此果然又发现一条漆黑的山洞,由于光线不好拍出来一片漆黑这里就不上图了。由这里出来之后心里隐隐感觉不太舒服,具体哪里说不上来。
再往上马上到顶了,向下俯瞰两道废弃的山门,由此看出昔日的繁华景象如此严谨规整的布局虽历经千年仍能感受到当时此地的香客有人肯定是络绎不绝。
山顶有座王母行宫,墙上嵌着石碑,窗户都是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通过辨认地上的残碑,此庙在雍正、乾隆年间皆有修葺。
俯瞰山下的风景,顿觉神清气爽,五蕴皆空。身心都放松了。
再见了玲珑山,后会有期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