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有一种风华叫青州 | 山道

    有一种风华叫青州 | 山道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1191人阅读
    发布日期:2020-11-10 14:46:55

    画作 | 《云洞天开》海珠绘

      谁说一定要在山顶相遇呢,同行的一段,山的模样,已经留在各自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一边登山,一边走神:

      宋代那个禅宗大师的山水论像一只飞鸟掠过脑际。

      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后来又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他是以参禅为界,移情到我们这里,大概就是涉世之初,怀着好奇与新鲜,相信所见就是最真实。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世界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1+1=2。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了其实欢乐多时忧愁也多,幸福大的时候苦痛也大。罗生门一直在上演,面具后总隐藏着什么潜规则,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等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知道好吃的东西不吃可惜,少吃不满足,吃得太多又是负担。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仿佛水落石出,有另一种内涵了。



      而且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这最后一个境界吧。高中时看《少年维特的烦恼》,还不懂歌德为什么在书中说,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及至中年再读,赞叹天才就是天才,他在二十五岁就已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我们会不会一直在前两个境界里绕圈圈,懵懂咬牙。

    思想漫无目的地漂流到这里时,腿已酸胀得无法迈上眼前的台阶,这是久不锻炼的惩罚,也是云门山给我的考验。

      999级台阶,它要我上去看什么呢?

      位于青州市南2.5公里处的这座山,据说从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海拔400多米的山顶有洞如门,南北相通,云雾起时,可以穿洞而过,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而此刻我只看到山道两边的树,商量好了一样伸出手臂,想在我们头顶搭一个蓬子,如此善解人意的有槐树,有栾树,还有四周不知是杉树还是桧树,树干一律灰着,树叶筛过秋阳,一地细碎的光斑。

      一只小松鼠的出现,引得山道上一片欢呼。仰头看去,仿佛看到它轻巧地在树枝间跳跃,还不断回头,骨碌碌的黑眼睛里盛满好奇,你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一瞬间又形迹全无,仿佛它们只是树干和树枝的一部分,在风的作用上幻化而成,这一刻,忘了患得患失,身体一下子轻盈起来。

      若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见此情景,会念出,秋醒了,松鼠跃上枝头,瞻前复顾后,忽忽若有失?还是会吟,我行山道上,风拂两旁花,浓淡绿叶映秋光。

      转身坐在石阶上,回望来时的路,消失了一般,藏在山势的转折处。眼前这一片风景,既不能果腹充饥,也不能增加月薪,心里却瞬间腾空了一样,既无劳苦,也无忧虑,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

      可以望见山顶的时候,树枝掩映的空隙里,有红色刚一出现,忽然又隐没,不知道是风在那里动,还是树在那里动?只听到有人大声说,那里就是目的地了。



      同行的龙一老师却因为膝盖的原因,不再继续上山了。

      看着他下山的背影,我心里很是遗憾,觉得还有好多天没有聊。

      我说,《潜伏》是我刷过最多遍的谍战剧了。他说,主要是剧本编得好,演员演得好,我只是写了个短篇小说而已。

      他还说最近在写科幻小说,想尝试一下不同的领域,感觉还不错。至于散文,偶尔写,和朋友一起出去采风时,回去会写一点。

      我说,那大概都是命题作文,会不会很难写?他说,不会的,每个人看到的想到的都不一样。

      像一阵山风吹进心里,清凉凉的。试听这山间鸟鸣,听法不同,声音各异。世间万象,看法不同,所见各异。

      我们登同一座山,龙一老师像极了那位王子猷,因为突然降临的美好雪景,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连夜乘船去访,却在拂晓到达时,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说的就是他。

      不必勉强自己,谁说一定要在山顶相遇呢,同行的一段,山的模样,已经留在各自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更高处也仍然是树,带着一股笃定,在这里从小长到大的自豪。一些柿子树,树叶全无,果实高高悬挂。已经是夕阳那样诱人的色泽,偏站在险要的地方,让人根本无从下手,只能等它自然落下,或者便宜的是鸟儿。



      我走得慢,总是落在后面。山上有种好闻的叶子,是柏树的,遇到了就会凑过去使劲闻一下,偶尔扯一两片,放在手心里捻动,那浓郁的味道立时蔓延开,人便成了一棵行走的树。

      走进山里,总不免把世间的烟火带进来,来交换这山林的气息。一路都有石刻,随风雨侵蚀,看得清楚时间的痕迹。其中一处有趣,“蓑老卧豆岩”,相传,有一次雪蓑酒后登临云门山,走到此处曾躺在这块岩石上小睡,晚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顺着岩石流淌下来,淋湿了雪蓑的半边身子,他一时兴起,写下了“蓑老卧豆岩”的题记。他人不解,问其含义,雪蓑笑而不答,指指自己的脑袋。“頭”的半边淋湿了,去掉“页”字,可不就剩下“豆”了。想起泰山上著名的虫二,古人果然风月无边,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和他们的南山幽篁一样,行走在这山道上,并不知道命运会安排怎样的遇见,但有那么一刻,可以忘却火车,汽车,忘却工作,竞争,忘却权利,义务,忘却道德,礼仪,进入浑然忘我的另一个天地。

      接近山顶时,被几个石窟的造像吸引,这就是被梁思成誉为“雕工至为成熟,可称隋朝最精作品”的佛造像,各有损毁,便仍看出长身玉立,秀骨清相,庄重,天真,最是那一抹微笑,和低头的温柔,任谁和他对视都会忍不住也嘴角上扬。

      它们站在这里千年,一定替我们想清楚了什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做各种事情,从事不同的行业,如这山上的树,有性凉,有性热,有花开得艳丽,有花开得持续,有些从来不开花。没有哪个特别好,哪个特别差。真的不必勉强自己,顺其自然,一直往前走。



      走到浑身发热,汗水渗出时,云门寿字,古代最大的单字摩崖石刻终于现身,仅寿下寸字,就高达2.3米,人声喧哗处,打破了山中的清静。凡到达这里的人似乎都变得活泼起来,大家争相去触摸那个“人无寸高,何必自大”的寿字。我也忍不住伸出手去,石壁没有想像的冰冷,山风掠过,仿佛有什么进入了身体——一面为我滋生重要的生命力量,一面又干干净净隐瞒掉关于生命的一些沉重,只有越来越清晰的心跳,和着山的呼吸律动。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2日《齐鲁晚报》青未了版

      作者简介

      刘君:女,70年代生于新疆.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做电台节目主持人多年。青年散文家。现居济南,《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主编。


    【青州_青州旅游网_青州旅游攻略_青州酒店_青州美食_青州景点_青州古城】

    欢迎关注青州旅游网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获取更多旅游资讯

    www.gujiuzhou.com

    旅游.jpg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574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30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