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州东城圣水祠要扩建了,关于圣水祠的传说可了不滴!
青州东城圣水祠要扩建了,关于圣水祠的传说可了不滴!
5月9日,青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圣水祠公园北扩项目公示。据公示内容显示,圣水祠北扩项目由青州市园林绿化和环卫中心建设,位置位于青州市东城片区圣水路至玉竹路交叉口东南角,用地面积4228平方米。
圣水祠位于青州城东八里东圣水村西北,始建于唐代,为纪念孝女范氏而立。祠内有泉水二泓,《齐乘》等古籍中称为“圣水”。两泉一名马踏泉,一名圣水泉。泉眼周围形成圣水祠建筑群,有大殿、廊房、配殿、厢房、过亭,鼓楼等,正门为两层建筑文昌阁,上悬圣水祠石匾,另有东西角门。祠内原有诸多名木古树,多已不存。
关于圣水祠,有几个小故事传说,饶有趣味。
圣水祠内原有古柏树一棵,因品种奇特,被村民们称为豆松。相传为圣水祠建成时,唐太宗下令从别处移栽而来,故又称为“王松”。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霜以后,这棵古柏仍然是枝繁叶茂,笔直挺拔,主干无结疤,树冠无枯枝,耸立在马踏泉的东南方向。
树径四个成年人手拉手不能合围,树身几十米,成了东圣水村的一个显著的地标。在空旷的平原的地带,十几里之内便能看到它的树冠,云门山上远眺即可望到。
文革期间,圣水祠改建成学校,由于缺乏木材打造课桌搬凳,便将其伐倒用了木材,而砍伐工作用了整整半个月。
马踏泉中常年浸泡着两具头像,真人大小,相传为秦桧和其妻子的头像。
这是圣水祠祈雨仪式的道具,每到了干旱季节,便举行祈雨大典,这时候,便把两具头像打捞上来,放到祈雨亭前的香案上供起来,在太阳底下暴晒,用石像上面的是否起水珠来判断祈雨成功与否。
如果石像上面水珠密集,那么村民就抓紧回家挖阳沟,顺水道,据说大雨不久便会来临。
圣水祠的东配殿位于马踏泉的正东方向,是“观音殿”,但是奇怪的是观世音菩萨并不是坐北朝南面向正门,而是背对着门口而坐。
相传尉迟敬德奉旨修建圣水祠的时候,模糊得记得老家庙宇的观世音菩萨都是背对着大殿而坐,称为倒坐观音。说法有三个,第一个是因为从正门进去后,走到后墙,不回头看不到观世音菩萨,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回头才能见到观世音菩萨,得到她的点化。
第二个说法是,如果观世音菩萨倒着坐,大家都会说“观音倒了”,听上去像是“观音到了”,取一个谐音。
第三个原因是,观世音菩萨是倒驾慈航,因为在无数劫以前她已经成佛,称“正法明如来”,做过释迦牟尼佛的老师,而她为了度化世人,从来不现佛身,而降格以菩萨身份示人,称为倒驾慈航,所以她要倒着坐。
因此,圣水祠的观世音菩萨延续了这一传统,背对着门口而坐,同时,东配殿的后墙上又开了后门,方便香客出入。
相传唐太宗御驾亲征到圣水祠的时候,不仅口渴而且饥饿,在饮用了马踏泉的水解除干渴之后,饥饿难耐,正好,泉水旁边有一株桑树,便取下桑椹来充饥,食用后发现桑椹酸甜可口,于是许诺:“东征得胜归来,一定册封为树王”。
等到圣水祠建成以后,唐太宗按照约定写了一道圣旨,册封树王,让监修圣水祠的尉迟敬德来颁旨,等到尉迟敬德到来后,正直初秋,桑椹已经凋落,搞不清楚唐太宗说的是哪棵树,此时旁边的臭椿树正好结出翅果,红彤彤一片,于是误以为臭椿树便是皇帝口中的树王,便对着臭椿树宣读圣旨。
宣读完以后,把圣旨挂到旁边的楸树上供奉。这样一来,可把桑树气坏了,想着就委屈,不仅再也长不粗壮,而且经常破肚子,传说是因为气得破了肚子。
而臭椿树毫无建树,白白捡便宜封了树王,自然是偷着乐,因为太高兴了,笑断了筋骨,即使生长特别快,但是木质较脆,容易折断,并且寿命不长,是高兴过了头。
因为桑树气死了,臭椿乐死了,剩下的挂圣旨的楸树,便成了“王楸“,世世代代守候着马踏泉。
所以,圣水祠内楸树长得很好,却不见桑树和臭椿的影子。如今,古代的”王楸"也多不存,二门旁边仍有棵大楸树,树龄也近百年,传说就是当年”王楸“的子孙。
青州市旅游网(gujiuzhou-com)
新闻线索:15318975702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