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青州人不可不知的圣水龙祠

    青州人不可不知的圣水龙祠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2616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9-06-15 10:11:32

    光绪《益都县图志》载:“圣水龙祠,在城东九里圣水庄。有泉二浤,自平地涌出,祈雨辄应,因立祠泉上,不知所始。元至正十四年,大司农元哲溥化因其旧而新之。明洪武十七年、万历十一年、(并有《碑》)四十六年、国朝康熙三十年、乾隆五十九年,相继修。明冯琦《重修圣水神祠记》曰:“郡城东偏七里许,地出泉,曰圣水。池可盈丈,清泠可鉴。旧有龙神祠,不知起时。元司农元哲溥化实重建之。溥化镇山东,岁大旱,执圭币遍走群祀无有效,则使使即圣水祠祷焉。俄而,寸云肤合,霖雨大降,远近赖之。”

    圣水龙祠,俗称圣水祠,位于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办事处东圣水社区西北。据传说,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原名“贞洁烈女祠”,是为纪念一位姓范的烈女而建,后更名“圣水祠”。在祠堂院落正中央有两泉眼,北名“马踏泉”,南名“圣水泉”,二泉实属一脉,此消彼长。“马踏泉”四壁以青石砌成,外有汉白玉护栏,四角饰以莲台宝瓶,形成一池,呈正方形,池水青碧深邃。因“马踏泉”相传为唐太宗坐骑踩踏而出,太宗饮用,被人们认为是“圣泉”,所以村民从不敢饮用。每逢干旱季节,均在此举行隆重的祈雨仪式,祈祷上苍普降甘霖,所以此池名“祈雨池”,村民俗称“后池”。南面“圣水泉”周围开辟成长方形池塘,中间有石拱桥相隔,名“圣水池”,村民俗称“前池”,池内睡莲盛开,鱼虾嬉戏。“圣水泉”常年喷涌,旱季愈盛。四邻八乡视之为“甘泉”,煎药多以之为汤,相传有奇效。两泉中间,有一六角形过亭,名“祈雨亭”,建筑精美。“马踏泉”出于“祈雨池”,过“圣水池”,与“圣水泉”携手从一小溪流出祠外小河中。从祠的正门文昌阁、游廊、圣水池、沁泉亭、马踏泉、中轴线直达正殿。正殿内供奉圣水娘娘的金身,正殿前为东西厢房,厢房外是东西配殿,分别供奉“南海观音”和“东海龙王”,祠内香火不断。关于圣水祠的传说颇多,现仅举两例。

    一是烈女范氏的传说:唐朝武德年间,青州东郊有一小村(东圣水村的前身),村中有一户康姓人家,夫妇年过半百得一子,视若珍宝,家中有田地几亩,房舍几间,过着中等生活。康老因夫妻年迈,子尚幼,家中人丁稀薄,便在儿子15岁那年买城北范王村一范姓贫苦佃农13岁的女儿为童养媳。从此,一家四口,男耕女织,生活尚可。范女虽年幼,但十分懂事,孝敬公婆,料理家务,全村无不称赞。二老很是满意,只待儿子稍微年长,便令其圆房。谁知好景不长,未圆房的丈夫不到一年得病死去,二老伤心过度,重病在床。

    范女细心照顾,熬汤煎药,侍奉床前。祸不单行,公爹去世,婆母哭瞎双眼,家中生计一日难似一日。婆母怕耽误范女的青春,便劝其改嫁。范女含泪道:“我既入康家,生为康家人,死是康家鬼,自当侍奉婆母于堂上,绝无二心。”范女的父亲听说康家败落,东拼西凑,四处借当,攒够银子想把女儿赎回家。范女对父亲说:“婆婆年迈,双目失明,女儿不忍离去。”范父无奈,只能让女儿在此照料婆婆。村中有一无赖贪恋范女美貌,几番调戏,范女刚正不阿,不肯就范。为了让婆母放心,让无赖死心,范女做出了“抱灵成亲”的决定,四邻八乡为之感动。但无赖仍不死心,范女怀揣剪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年后,青州大旱,田中颗粒无收。米商囤积居奇,以谋求暴利。范女典当衣物,还是不够为婆母买米吃。此时,康氏老妇人又卧病在床,为不使婆母挨饿,范女想尽办法。

    一日,挖野菜回家,发现粮商家的狗偷吃了米不消化,又随粪便排出。范女大喜,便将狗屎拾起,在村后的小河内淘洗数遍,然后用嘴漱过,防止有余味。谁料此时被村中的无赖发现,以此为要挟,让范女嫁他为妻。范女严词拒绝,无赖愤愤而去,蓄意报复。谁料康氏老妇人病情不见好转,为了不拖累儿媳,服毒自尽。范女为婆母带孝发丧,入土安葬。康氏老妇人的内侄女想继承姑母的房产和地产,便一纸状子告到了青州府,说范女将其姑母毒死,然后又用钱收买无赖作伪证。青州府尹派仵作开棺验尸,康氏妇人果然死于剧毒,便下令将范女捉拿归案,关押于青州府大牢内。堂上,青州府尹道:“大胆康范氏,先食婆母狗屎,后又毒杀,大逆不道,斩立决。”范女大喊冤枉:“所谓狗屎,民妇已经淘洗数遍,并且用口含过,婆母中毒身亡之事,民妇不知情。”青州府尹道:“你婆母之死,若不是你所杀,也与你有关。方才你已承认给你婆母吃的是狗屎,想必你婆母知道真情后,越想越龌龊,羞愧自杀,判康范氏秋后处决。”范女浑身是口也说不清。

    在青州府的大牢里,善良的范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蒙此大冤,她听人说好人有好报,自己从没有做过恶,怎么会沦落到如此田地。在刑场上,范女哭着对观刑的民众说:“范女自嫁入康家三年来,孝敬公婆,料理家务,一日不敢疏忽,无奈蒙冤。我死后尸不倒地,滴血不出,以昭示我的清白。”就这样,16岁的范女蒙冤而死,果如其言,尸不倒地,滴血未出。几个刽子手想要扳倒尸体,纹丝未动。青州知府走到范女尸体前道:“范女,本官一定重查此案,缉拿真凶,汝若有冤,必为昭雪”。言罢,尸体倒下。但从此,青州的旱情更加严峻。同村的乡亲因感念范女平时孝敬公婆,帮助邻里,便把她装殓,葬在她平时洗衣淘米的小河旁。知府回去后,范女临死时的情景时时浮现于眼前。他便化妆成百姓,微服来到村子内了解情况,得知范女之冤。不久,再次升堂审理,知府作了如下判决:第一、抓拿真凶正法,告慰范女冤魂。第二、知府引咎辞职回家。第三、知府拿出多年的积蓄为范女建祠,以警示和教育后人。因积蓄有限,号令乡亲捐款。消息传出,乡亲捐款踊跃。不久,一座小巧别致的祠堂建成了,知府亲自为祠堂书写“贞节烈女祠”匾额悬挂于门上。从此青州风调雨顺,旱情缓解。

    圣水祠内历代碑碣

    二是唐太宗东征马踏泉的传说:唐朝贞观年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平定高丽倭寇。行至青州府东一小村附近,兵困马乏。时值八月,骄阳似火,酷热难当。然小村仅有寥寥几户人家,无法供应军需水源。太宗无奈,只好下令驻军就地休息。此时,太宗坐骑受惊突然跃起,前蹄着地处踏出一坑,顿时清水喷涌,汩汩不断。太宗甚喜,取而饮之,甘甜可口。士兵又在此坑南面挖掘,又出一泉,千军万马,饮而不尽。太宗感叹曰:“真乃天助我也,他日得胜回归,必在此建庙,感谢天赐甘泉之恩。”太宗率军继续东征,所向披靡,一载得胜,班师回朝。当大军行至青州府西郊时,漫天黄蜂犹如乌云,挡住去路,军士多为之所伤。太宗正在不解之时,徐懋公谏言曰:“陛下当日有言在先,今过而忘之。”太宗想起当日所立之誓,曰:“举头三尺有神明,出口成愿,立即着尉迟恭速回城东泉水喷涌处,筹划建庙事宜。”说来也怪,话一出口,黄蜂开始散去,大军方得前行。蜂虽散去,但此处从此叫做马蜂崖,后聚族成村,村民嫌名称不雅,遂取谐音“马棚崖”,就是现位于青州市西南马棚崖村。尉迟恭经过调查,便向太宗汇报:“启禀陛下,在预建的正殿基址上有一小祠堂,名曰贞节烈女祠,因建筑不大,当年行军至此未曾发现,此为武德年间官方资助,民间集资所建。不知是迁至别处,还是就地翻盖?请陛下定夺。”太宗问其来历,尉迟恭便一一道来。太宗听完陈述,颇为感动:“好个贞节烈女,我大唐女子之楷模,传旨从国库调拨银两翻修贞节烈女祠,因范女于行军途中赐甘泉相助于朕,今敕封为‘圣水娘娘’,祠前二泉赐名为‘马踏’、‘圣水’”。因是敕命翻修,圣水祠更加气派,飞檐雕栋。圣水娘娘金身著一品诰命服色供于正殿内,四壁墙上绘有“抱灵成亲、漱米救母、含冤致死、烈女昭雪、黄蜂警约、立庙封神、普雨济世、行医救人”八大场景。祠之山门为上下两层,上层供奉文昌帝君,另有东西配殿、过堂、圣水池、过亭、拱桥等等。太宗皇帝亲书“万世女宗”匾额挂于正殿之上。

    重修后的圣水祠娘娘殿

    时光荏苒,圣水祠几毁几修。原祠内松柏森森,殿堂隐秘。圣水祠东面有一老绅士,名魏嵋,在村中办私立小学,教员都是魏老先生的子侄,由于同姓,学生们便按家族排序称呼他们大先生、二先生……,魏老先生受新思想的影响,积极推进新思潮的教育。其子魏复中,也积极投身于革命。中共一大以后,邓恩铭来到了圣水祠内组织革命活动,得到了魏氏父子的大力帮助和资助。为青州乃至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革”期间,圣水祠被拆除,“圣水娘娘”金身被砸碎,其祠址改为学校。人们怀念圣水娘娘,为保住“圣泉”,便将“马踏泉”用大石碑盖住,上面铺砖改为地面,成了两个校舍之间的过道。1994年,圣水小学迁出,圣水祠开始修复。先后重修了碧霞殿与观音殿、马踏泉与祈雨池、圣水泉与圣水池及石桥,在原祈雨亭的位置重修六角凉亭,更名“沁泉亭”。按原样重建了阁楼式的山门,修整二门并镌刻圣水娘娘事迹于墙壁之上,新建游廊,重修大殿,圣水祠基本恢复原貌。  (有令衡)

    来源:今日青州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574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30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