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为了一个馆,赶赴一座城”背后的故事

    “为了一个馆,赶赴一座城”背后的故事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信美青州
    已有126人阅读
    发布日期:2025-05-26 17:44:35

    最近,青州博物馆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颁奖仪式,青州博物馆从25个省区市46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精品奖。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奖项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有着中国博物馆界“奥斯卡”之称。

    在8000平方米的空间里,用2000多件文物阐释青州10000年人类史、7000年文化史和5000年文明史……在新馆开放之际推出的核心展览“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丰富且独具特色的藏品,突出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构建起“1+122”叙事体系,以小城见大国,小县城讲好大历史。

    当我们走进“信美东方第一州”展厅,与一件件或古朴或精美的文物相遇,当我们参观这个充满创意的展览,是否想过,因为有一群文博人的付出和坚守,才有了这些精彩的呈现。今天,这篇推文为您讲述获奖背后一群人默默付出的故事。

    为了一个馆,赶赴一座城

    “为了一个馆,赶赴一座城”。在“跟着博物馆去旅行”成为潮流的当下,一个馆,往往能够带火一座城。

    博物馆对城市经济的带动呈现显著的“乘数效应”。它可以吸引游客停留,延长消费链条,推动城市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型,激发城市文旅“拔节生长”。

    如何让青州博物馆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让文化资源与旅游消费、城市品牌、区域经济深度联动,是青州博物馆馆长曾磊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青博以“全域联动”重构文旅生态,实现了博物馆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如,空间串联与功能互补,将博物馆与青州古城、云门山等景区串联,开发“历史+自然”旅游动线,形成“博物馆看文物—古城品人文—云门山赏自然”的闭环体验链。

    这种整合不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还推动文旅资源协同增值。去年冬天,云门山景区推出了凭博物馆当日核销的预约码享半价游驼山的优惠活动。

    再如,体验升级与流量转化,从“观光打卡”到“沉浸体验”的转型,使博物馆成为全域旅游的“核心IP”。新馆开放后吸引游客400万人次,带动古城餐饮、民宿消费增长。

    城市与博物馆这组cp,之所以越来越亲密,正如有人所说,当文化不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化作鲜活的情感共鸣,博物馆便真正成为城市的“精神会客厅”。

    新馆开放后,已从“文物仓库”转型为集参观、研学、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同时,青州博物馆通过运营的30多个服务项目,不仅拓展了博物馆的盈利模式,还用创新打破博物馆的传统边界,构建起游客的体验新场景,让文化真正抵达人心,搭建起与城市同频共振的文化生态。

    创新展示方式,让文物“开口说话”

    “奖项的申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去年年底,我们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青州博物馆展览部主任王丽媛在谈起申报的过程,感慨地说道。

    王丽媛不仅负责奖项的申报,作为展览部主任,她还是“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设计者之一。在布展之初,为了准确、权威地呈现展览内容,她不仅要纵览全国历史,还要深挖青州各个时期的故事。

    同时,在文物摆放上,也是大有讲究,她和团队成员同样下了很多功夫。

    ——文物摆放还原出土位置。亚醜钺的摆放就是还原了当时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出土时的挖掘报告里记录的的位置——平放在墓室北壁靠近北墓道口的填土中。

    ——为了方便游客参观、拍照,一些文物需要使用整块的玻璃来展示,防止文物摆放在玻璃的对开缝上,影响观众的体验……

    从2010年到现在,她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策展路,参与了众多展览策划,见证了新老博物馆展览陈列的巨大转变。

    在她看来,每一场展览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成长。谈及展览形式创新,王丽媛也很有想法。

    她认为,如今的展览要适应新变化,创新展示方式,让更多文物“开口讲故事”,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与心灵上的文化盛宴。

    青州博物馆近几年也在思考突围之道,坚持科技赋能,引进VR、MR、XR等前沿科技,通过“青博智创”数字空间以元宇宙技术重构文化叙事,将“香山汉墓”“清照归来”等项目赋予文物“数字生命”,带给观众动态交互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通过数字化的窗口,触摸历史,感悟文化。

    做强自身特色,让文物“活”起来

    “我们将在文物的活化利用上下功夫,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青州博物馆运营部主任韩真冲表示,近年来,博物馆运营团队将做强自身特色作为努力的方向。

    丰富教育活动,开发研学课程、精品课程,让沉睡千年的文化活起来。

    虽然现在很多父母为提升孩子文化素养,选择带孩子去博物馆,但是,现实是家长看不懂,孩子也蒙圈。

    基于此,青博通过深化研发课程,让更多人熟悉并且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打破文物与游客之间的“壁垒”。通过“青博研学”社教品牌打造“谁是亚醜”“一举夺魁”等展教一体研学项目,开展活动400余场、接待学生80余万人次,

    利用丰富的馆藏优势,开发文创产品,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

    让文物“活”起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出其在当下的价值。

    推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完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体系是青州博物馆运营团队一直在做的事。近年来,“青博有礼”文创品牌突破成势,着力特色系列产品研发,全年开发新品近300款。

    整合资源,多跨界。积极与山东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馆校合作,同时吸引文创机构等各方力量入局,为其所用,已有7家文创机构入驻。

    摸清市场风向和年轻人兴趣偏好。为迎合年轻消费者需求,博物馆推出了冰箱贴、台灯等新款状元卷文创产品,上市后就迎来热销。另外,青州博物馆龙兴寺佛教造像香插摆件、香山汉墓彩绘陶马创意丝巾在2024年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优胜奖。

    “青州博物馆热”不断升温,不仅是文旅消费升级的产物,更是文化自信与地方创新力的体现。通过资源活化、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小县城也能讲好大历史。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668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28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