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旅游网
  • 首页
  • 旅游资讯
  • 青州文史
  • 景点
  • 美食
  • 娱乐
  • 住宿
  • 购物
  • 旅游攻略
  • 首页 > 青州博物馆馆藏“宜子孙”玉璧有何价值

    青州博物馆馆藏“宜子孙”玉璧有何价值

    作者: 青州旅游网
    来源: 网络转载
    已有5340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9-01-07 15:22:14

      在古书《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个绘炙人口,千古传颂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做卞和的人,在山中得到了一块上等的玉料。他想将这块玉料献给楚王,但楚厉王和楚武王说是一块石头,先后以欺君之罪被施以玥刑(古代的一种酷刑),被砍去左、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上痛哭不止,文王派人问他是何原因,卞和说:“我不是因我受了玥刑被砍去左、右脚而哭,是因为这块宝玉出来以后,他们都把我正确的说法认为是狂言。”楚文王听后马上叫人将玉料剖开,果然得到一块金玉,制出的玉壁称为“和氏壁”。这块和氏壁几经辗转,战国时传到赵国,秦昭王想得到这件无价之宝,又演出了“完璧归赵”的故事。而那件价值十五座城池的“和氏璧”西汉时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中称之为天下所共得的宝物。那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后来传到哪里已无从查考了!但是,在1983年从青州市谭坊镇马冢子东汉墓中出土的蒲纹“宜子孙”玉璧,其历史和艺术价值毫不逊色于和氏璧。

    1.png

      这件“宜子孙”蒲文玉璧,属东汉时期纪国(国都在今寿光纪台)一个统治者,玉璧就出土于他那座豪华的砖室墓中。他的墓中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尽管早期被盗,仍出土铜器、陶器、玉器等298件,仅玉璧就出土9件。除这件“宜子孙”蒲纹玉璧外,还有7件普通的玉璧和蒲纹“为福”玉璧。另外,还有几件玉猪和用铜丝编缀的一件玉衣残片(即铜镂玉衣)。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当时丧葬制规定:皇帝、帝后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始封列候、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前帝的妃妾,皇帝的姐妹用铜缕玉衣。由此可见,该墓的主人应为皇帝的姐妹或其丈夫。

      “宜子孙”蒲纹玉璧,高20.8厘米,外径15.4厘米,内径2.6厘米,出廊高5.4厘米,重375克。该璧系用极为名贵的新疆和阗出产的墨玉碾琢而成,质地十分高雅。璧为圆形,上有出廓,璧身中部有凸棱一周,外环饰浅浮雕蟠龙纹一周,蟠龙昂首翘尾,成相互戏谑状;内环饰蒲纹形乳丁158个;出廊部分为镂雕,上方为双龙纽,双龙翻腾于云彩之中,形象生动而逼真,富有动感。纽中央铸隶书“宜子孙”三字,为“子子孙孙宜室宜家”之意的吉祥用语。我国从西周开始,在铭文中就常用这种吉祥用语,到汉朝时达到高潮。这件“宜子孙”蒲纹玉璧线条刚劲有力,出廊部分碾琢更是精致细腻;更有趣的是,玉以白润为佳,而墨玉则在玉石中极为罕见,在我国现存屈指可数的墨玉之中,无论是墨黑的成色,还是其光泽,这件“宜子孙”蒲纹玉璧均独显华贵,是我国玉器中难得的佳品。

      玉,质地温润慎密,光泽柔和。东汉时期的许慎在他的名著《说文解字》中,称玉为“石之美有五德者。”这是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中国古代玉的产地很普遍,但以产于新疆和阗的为最佳。和阗玉软玉,主要成分是硅酸钙,属角闪石类,纯者为白色,又往往因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墨、黄等色或杂色。现在,和阗玉石资源已尽枯竭,因此要找到好的玉石材料,将是一件困难的事。

      玉器的制作和使用,在我国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从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原始社会的玉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1989年出土于临朐县西朱封龙山文化墓葬中的玉簪,就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原始社会时期的玉器;商周时期玉器的生产量很大,在殷墟安阳妇好墓中就出土了755件玉器,苏埠屯2号墓虽然被盗,也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玉器。之后,历经西周至明清,玉器都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工艺制品。

      玉器的制作历来被统治者重视,均设有专门的玉器制做作坊进行生产。因为玉的硬度较高,加工时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玉器的加工过程主要有: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玉等若干工序。因此制做也极为困难,况且有时还要根据五料的色泽变化而实施巧雕,那难度就更大了。至于治玉的工具,原始社会时期,治玉与治石的工具一样;奴隶社会时期治玉的工具以青铜工具为主;封建社会时期,青铜工具逐渐变为钢铁质地的工具。石英砂是一种硬度高于玉的东西,因此古人在治玉时就开始用它来磨玉,故又称为“解玉砂。“当无齿锯前后推拉或砣、钏旋转接触玉材时,放进用水调匀的石英砂,随着工具的转动,就会将玉琢磨成器,并可按照设计画样的要求,或平面,或镂孔的将玉料要求的造型、花纹、人物等等制成,并且会栩栩如生。正因如此,先秦称制玉为琢玉,宋人称制玉为碾玉,而我们今天则称其为碾琢,以示制玉与雕刻工艺有别。由此可见我国在玉器的制作工艺过程,有着鲜明的风格,并始终代表着世界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中国的玉器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有着不用的艺术风格;原始社会时期,玉器的制作具有朴素雅拙的风格;商周时期的产品则形象单纯,神态突出,在艺术上趋向雄浑豪放;汉玉在隐起的地方常用细如豪发的阴浅琢饰,有如古画上游丝勾描一样刚劲有力,以弥补其立体感不强的弱点,这是汉代玉琢工艺技法上的一个特点,对后世玉器制作工艺有着深刻影响。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东汉时候的蒲纹“宜子孙”玉璧,正恰当好处地运用了这种琢制技法,使这件本为平面造型的玉璧,给人以那种游龙翻滚的艺术效果。这也是蒲纹“宜子孙”玉璧的价值吧。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574
    旅游攻略总计: 155
    商家入驻总计: 630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