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时期的青州十三贤是哪些人
北宋时期的青州十三贤是哪些人
明朝诗人唐汉有诗曰:“青齐宋代十三贤,道德文章孰可肩”,“堂堂庙宇千年祀,炳炳功勋万古传”。纵观北宋青州知州,大都是国家重臣,特别是青州十三贤,更是宰相级人物,他们在青州为官一任,为青州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青州人民的拥护爱戴,并立祠以纪念。近年青州人民政府特把“三贤祠”辟为廉政教育基地,把他们尊为永远学习的榜样,楷模。
寇准
寇准以同知枢密院事出知青州,太宗久不豫,驿召还,问以后事。准曰:“知子莫若父,臣愚不当与也。”固问之,准再拜曰:“臣观诸皇子,惟寿王得人心。”遂定策,都民合手叩额,歌呼相庆。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记:“参知政事寇准自青州召还,入见, 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曰:‘卿来何缓?’准:‘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寇准被召回入见帝,太宗为何“自褰衣以示准”?可以看出,太宗的箭伤复发已越来越严重,十余年,已由臀部发展到足部,知道自己来日不多,撩起衣裳让寇准亲眼看看,是要该选定太子的时候了。这样的大事,太宗为何不挂念寇准?两年半后,997年三月廿九日,太宗驾崩,真宗继位,由寇准辅佐。
咸平六年(1003),迁兵部,为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政殿大学士。契丹入侵,准力排众议,敦帝亲征,与契丹结澶渊之盟。后因大臣丁谓等陷害遭贬,远徙道州、雷州。仁宗天圣元年(1023)病死于雷州,春秋六十有二,谥“忠愍”。
寇准知青州在东阳城营建有“三元阁”(《齐乘》)。并留有诗作《青州西楼雨中闲望》:“海上秋添寂寞情,万家烟树暝重城。萧萧细雨遥天暮,独向空楼闻笛声”。
曹玮
曹玮(973—1030),字宝臣,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宋开国名将曹彬第三子,宋仁宗曹皇后之父。玮沈勇有谋,喜读书,通《春秋》三传,于《左氏》尤深。西夏李继迁叛,诸将数出无功,太宗求将,曹彬以玮荐,召见以本官同知渭州,时年十九。真宗即位,改内殿崇班知渭州。驭军严明,如老将。迁西上閤门副使,徙知镇戎军。任中宣谕朝廷恩信,羌族民众多请内附。玮遂邀击继迁于石门川,俘获甚众。继迁死,玮复收降其子德明。迁西上閤门使,为环庆路兵马都鈐辖兼知汾州。进东上閤门使,移真定路都鈐辖领高州刺史。戎边多功,天禧三年(1019),拜宣徽北院使,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签书枢密院。乾兴初,谪左卫大将军、定州观察使、知莱州。玮以宿将为丁谓所忌,即日上道,从弱卒十余人,不以弓韔矢箙自随。谓败,复华州观察使。《北宋经抚年表》、《曹穆公行状》均记:乾兴元年(1022)十二月以华州观察使知青州。天圣二年(1024)底,改知天雄军。曹玮上接韩亿,下传滕涉,知青时间整整2年。天圣八年(1030)病卒。
王曾
王曾,清明治政,敦励教化,尤倾力兴学,在齐城西南隅建州学。并请仁宗亲赐校名“青州州学”。划地三十顷,建房舍120间,岁拨经费31万元。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王曾向皇帝请求赐青州州学《九经》,癸亥,得帝所赐《九经》。自是,凡州郡立学者帝赐《九经》遂成制度。仁宗下诏,全国各州要以青州为榜样,大力兴办州学。
王曾知青州整两年,在今青州城东关建有宅第,亦称宰相府,宋朝时的今东关之地曰“东门集”,是青州城最繁华的商贸交易市场。王曾府宅就在“东门集”一带,今不存。王曾在南郭东门外有多少田地,史无记载,而他的宅第却一直保存了下来,今为青州一中实验学校。其址在今粮食市街路南。清·咸丰《青州府志》载:“王沂公故宅在府城东门外棘儿巷。旧有鸭脚树一,柯干甚古。树东南有井,其水甘冽。相传,皆沂公宅中物。”清乾隆年间曾在此立石,刻“宋宰相王文正公故宅”。王曾于1029年9月至1031年9月知青州。王曾离任后,孔道辅接任青州知州,不足一年,便改换范讽知青州。范讽 ,字补之,齐州(今济南)人,举进士第,擢天章阁侍制、知审刑院。明道元年(1032)由知审刑院出知青州。此时,“山东饥,宰相王曾家积粟多,讽发取数千斛济饥民,因请遣使安抚京东。”
经考证,王曾知青州,主要活动、生活在南郭中,在“齐城西南隅”矮松园(今青州一中校院内)办州学。府宅亦在南郭东郊,衙署选在南郭的中心,所以,王曾是州府治地迁至南郭的第一任知州,他为州治南迁拉开了序幕,州治遂逐渐搬迁到南郭中。换言之,青州治地由东阳城迁至南郭,是从王曾开始的。从1029年王曾知青州,直到北宋灭亡,在这段时间内,州府治地是在南郭,郡县治地是在东阳城,两城南北分而治之。天圣九年(1031)九月,改知天雄军兼彰德节度使。宝元元年,病逝于任,年六十一。谥“文正”。御葬河南新郑。青州故里郑墓村建衣冠冢。仁宗御诏王曾故里为“旌贤乡”。
庞籍
庞籍(988—1063),字醇之,单州武成(今山东武成)人,大中祥符八年举进士,官至宰相。籍直言敢谏,深得时人称许。景祐以来,西夏元昊履寇边境,连陷诸砦,边塞百姓饱受兵燹之苦。籍至延州,采取“补绽菇陋,抚民以仁”政策,民心稍安。庆历二年九月,西夏大举入侵,直抵渭州,宋军伤亡惨重。籍整军备武,修筑城寨,清野固守,扼要出袭,与诸将尽复失地,使边境转危为安,四年,宋夏遂定和约,元昊向宋称臣。籍罢兵回朝,民遮道相送,感其用兵十年,从不扰民。《续资治通鉴》卷57载:“仁宗嘉祐二年(1057)八月戊戌,以昭德军节度使、知并州庞籍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十一月上任。” 《北宋经抚年表》:庞籍于嘉祐三年(1058),徙定州。五年还京,进太子太保。致仕,封颖国公。八年三月病卒,谥“庄敏”。
李迪
李迪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由兖州任上诏赴知青州,兼青淄潍等州安抚使、转运使,谙练政事举重若轻,治不扰民,为民爱戴。天圣七年(1029)九月,复兵部侍郎徙知河南府。李迪知青州两年余,由王曾接任知青州。《长编》卷106又载,天圣六年(1028年)五月壬子,“知青州李迪请以泰宁节度推官刘颜为青州观察推官,从之。”
来朝,太后以廸尚书左丞知河阳。迁工部尚书,召为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集贤殿大学士。景祐中,范讽被罪,廸坐姻党,罢为刑部尚书知亳州,改相州。宰相吕夷简以廸斋祠不预奏,降太常卿知岳州、徐州、兖州,除彰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踰年至本镇请老,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七十七。谥“文定”。仁宗亲篆其墓碑,曰“遗直之碑”,又改所葬之邓侯乡为遗直乡。史称“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并称贤相”。
范仲淹
范公知青州,正值北方连年灾荒,大批流民滞留青州,他一面安置灾民,严防灾疫,一面请准开官库军仓之粮救济灾民,民皆感恩颂德。《宋朝事实类苑》载,朝廷规定,青州的田赋应运到博州(今聊城)交纳,路途遥远,民众都为长途运输发愁。范公访知博州粮价比青州低许多,遂征得博州知州的同意,到博州购粮交赋。于是,他让青民把田赋粮折价交款,派人携去博州购粮,因价格优惠,交足田赋后将所剩余钱,退还农户。范公之举深得民心,“青民因立像祠焉”。范仲淹知青,青州民间流行眼疾,范公遂以阳溪醴泉水和药制成“青州白丸”治之,民感其德,并在亭侧建范公祠,以示纪念。皇祐四年(1052)五月,以疾徙颖州,道卒。谥“文正”。范仲淹,文武全才,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副使,反击西夏入侵,戍边四年,边尘不惊,西夏不敢再犯,戒言:“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戍边、入朝、贬官,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一生清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赢得历代仰止,万世流芳。
富弼
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洛阳人。少笃学,有大度,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事河阳判官。庆历三年,与范仲淹、欧阳修共推“庆历新政”。庆历七年(1047)五月壬午,自郓州以资政殿学士、给事中知青州,兼京东路安抚使。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王则叛,齐州禁兵欲应之,或诣弼,告齐非弼所部,恐事泄变生。适中贵人张从训衔命至青,弼度其可用,密付以事,使驰至齐,发吏卒取之,无得脱者。即自劾颛擅之罪,帝益嘉之。复以为礼部侍郎,又辞不受。自谓:在青州二年,偶能全活得数十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矣。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奉诏改知郑州。富弼知青州整三年半。郡民系念公德,于城西石子涧,立“富公祠”,绘像祀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庐陵人,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北宋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庆历三年,与范仲淹、富弼主推“庆历新政”。神宗即位,迁兵部尚书。熙宁元年(1068)八月,诏命以兵部尚书知青州,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修连上三书请辞不就,宋廷两月之内,六下诏书摧其就任,修无奈。是年,十月二十七日至青。修知青州三个年头,实际一年零七个月。至熙宁三年(1070)四月离青。修治青州,奉“宽简而不扰”之略。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两年后,青州“年丰千里无夜惊”。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1072)闰七月病逝,年65岁,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赵抃
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举进士。翰林学士曾公亮荐为殿中侍御吏,弹劾不避权倖,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参知政事。神宗立,召知谏院。《宋史·职官志·宰辅表》载:熙宁三年(1070)十二月庚申(四日),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熙宁四年(1071)元月离杭州,三月赴青州任。时京东旱蝗,青独多麦,蝗来及境,遇风退飞,尽堕水死。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时山东旱蝗,青独多麦,蝗自淄齐来,及境遇风,退飞坠水而尽。”五年(1072)闰七月甲戍,诏擢大资政、知成都府。赵抃知青州整一年半,写了许多有关青州的诗作,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元丰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
张方平
未到青州任职
吴奎
吴奎(1010—1068),字 长文,先世居禹城,五代时,迁青州北海。17岁进士及第,年二十出仕,官至宰相。皇祐年中,唐介劾奎与文彦博为朋党,奎遣知密州,徙两浙转运使。召还,奉使契丹。嘉祐七年三月,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八年三月,迁给事中,又迁礼部侍郎。治平四年三月,以礼部侍郎为参知政事,因反对起用王安石,于治平四年(1067)九月以资政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兼京东路转运使。1068年登游云门山。在青州被病,卒于任,年五十八,谥“文肃”。奎知青州不到半年。奎清廉如水,死后家无余资,诸子至无屋以居。史称“博学清重,君子之人。”
程琳
程琳(988—1056),字天球,永宁军博野(河北蠡县)人。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改尚书左丞。景祐在政事,小人侥幸,皆不便,以事中之,坐贬光禄卿,知颖州。已而,上思之,庆历元年(1041)四月以吏部侍郎知青州,庆历二年(1042)二月,复吏部知天雄军。程琳知青州不到一年,上接陈执中,下传陈执中,陈执中两度知青州。
孔道辅
孔道辅(986-1039),初名延鲁,字原鲁,仙源(今山东曲阜)人,孔子45代孙。幼端重,举进士第,为宁州军事。历判吏部流内铨、纠察在京刑狱。坐纠事不当,出知郓州。《宋史·孔道辅传》、《北宋经抚年表》载:孔道辅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九月由郓州任上诏赴青州,兼青淄潍等州转运使,都提举青淄潍等州兵马巡检。孔道辅上接王曾下传范讽,知青州时间不足一年,迁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徐州。
点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