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郦道元与青州山水
郦道元与青州山水
《水经注》云:“先公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持节东州”。太和五年(481),郦范第二次“持节东州”,出任青州刺史,作镇海岱,该年郦道元十一岁,自称“总角之年”,即孩童时代。郦道元“总角之年”跟随其父来到他的出生地青州东阳城,这里便成了他青少年时代的家乡。青州最吸引他的地方就是青州优美的山水,南望群山起伏,三山联翠,近看流水瀑布清溪,可谓山川形胜,风景宜人。特别是瀑水涧(石子涧)、南阳河(今南阳湖)、七级寺(南阳湖北邻)、清风岭、快活林(今明珠花园小区东部及范公亭公园西北部)、寺东淘米涧(今洋溪湖)等。这片地区也是《水经注》描写的最细腻、最逼真的地方,这片水域地带是郦道元他们一群孩童经常嬉戏、畅游的好去处。最能引诱他们的就是瀑水涧这一天然景观。《水经注》云:“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音,惊川聒谷,漰渀之势,状同洪河,北流入阳水(今南阳湖)……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锦载”。这段文字是说,洪水从南山滚滚而来,跌落在三面环石,高深四丈(古代一匹等于四丈),宛如井筒的石井之中,恰似“水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洪水从高空跌落,发出巨大轰鸣震耳的声响,在峡谷中久久回荡,溅起雪白翻涌的波涛浪花,滚滚澎湃而下,状如洪河,北流直下南阳河(今南阳湖)。此情此景,足以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亦在冲击着郦道元幼小的心灵。这群孩童顺瀑水涧畅游北下,来到水深宽广的南阳河中,因“于中阔绝,乃积锦载”。“锦”,锦衣也,是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衣服。他们把脱下的丝绸裤子,扎紧口,吹足气,当做救生圈放在身下,横穿过河。这是多么幸福、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

郦道元在记述青州时,为何唯独对此处情景有这么细腻、逼真的描述?这与他们这群“总角之年”的孩童经常流连忘返于此;经常在瀑水涧、南阳河游泳、戏水;经常在清风岭、快活林偷看和尚们坐禅、诵经;经常观看和尚们在清风岭、快活林习武、练功是密不可分的。此地这些情景已深深地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还记述了在炎炎夏日到弥河岸边柳荫之下避暑休闲的情景:“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在炎热如火的夏天,郦道元他们这群稍微长大点的伙伴们,为了避暑便携琴来到弥河之畔柳荫下和衣栖寄,数日不归。弥河之畔,浓荫蔽日,凉风习习,清波荡漾,伴随着琴声、歌声、笑声,是多么悠然自得,惬意舒畅。
青州山川形胜,风物宜人。瀑水涧天然水势景观,撞击、陶冶了郦道元幼小的心灵,小小年纪便萌生了对水的热爱,产生了对水的兴趣,从而奠定了毕生致力于山川河流的研究。长大为官后,利用公余时间寻访、考察全国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区域、沿河流域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写成了长达四十卷三十万言的煌煌巨著《水经注》一书,注释补充河流1752条,成为我国唯一研究河流文化的一部文献典籍。是青州的山水之美造就了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

上一篇:
齐胡公墓为何会出现在
下一篇:
智勇双全钟羽正
推荐资讯
网友评价
点评内容
请输入留言内容!
旅游攻略
站点信息
平台建站时间:
2017-08-08
旅游资讯总计:
3646
篇
旅游攻略总计:
155
篇
商家入驻总计:
630
家
推荐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