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29年,日本人镜头中的山东青州
1929年,日本人镜头中的山东青州
镇青门。410年,刘裕灭南燕,留羊穆之为青州刺史,另筑新城,称为东阳城。镇青门及为东阳城北城墙西门。明洪武二年,州府迁入南阳城,东阳城渐废。明清时期,镇青门附近人流较多非常繁华,又因附近设有官府驿站,供官员差役换乘车马,因此也叫马驿门。
青州南阳城北门外的万年桥。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年),原为木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改为石桥。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曾被大水冲毁。
范公祠外景。青州原有范公祠、富公祠、欧阳公祠,分别祭祀曾在青州做官的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明末时,富公祠和欧阳公祠都移至范公祠,也叫三贤祠。
范文正公像。范仲淹是中国古代忠臣志士的典范,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是他为官处世的准则。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调任青州知府。虽任职不到两年,但在青州政绩卓著,受到青州人民的敬仰。
范公亭。传说范仲淹知青州时,青州流行一种疾病。范公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制止了疾病的蔓延。百姓们非常感激,恰巧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水质清冽甘甜。百姓们认为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范公遂在泉上盖了这座亭子。皇祐四年,范公调任颍州后不幸病逝,青州百姓感念范公,将醴泉叫做范公井,将亭子称为范公亭。
青州法庆寺。建于清朝初年。顺治三年,明衡王府被查抄,其一半财产归入寺中,寺院得以拓展。康熙年间,法庆寺香火最盛之时,有寺僧100多人,土地800余亩。
1929年的青州云门山。
1929年的云门山天然石门。
1929年的驼山昊天宫。昊天宫建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只有那古柏、石碑叙说着历史的沧桑。(图片来源:《亚细亚大观》)
【青州_青州旅游网_青州旅游攻略_青州酒店_青州美食_青州景点_青州古城】
www.gujiuzhou.com

点评内容